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当前所处位置:先秦史研究室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先秦史研究室发展迄今已近60年,可追溯至1954年成立的先秦史组(组长尹达,副组长胡厚宣);1978年改组为研究室,先后由胡厚宣、李学勤、周自强、杨升南任主任,现任主任宋镇豪。先秦史室人员最多时达到29人,曾拥有顾颉刚、胡厚宣、刘起釪、李学勤等知名学者及一批甲骨学殷商史和先秦典籍专家,是海内外仅有的一支人数多、领域广、实力强、成果优、影响大的先秦史研究团队。目前研究室共12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5人。研究方向上,一人于上古史、古文字学与历史文献学,7人侧重甲骨学殷商史,3人侧重周代典籍、金文和青铜器,1人侧重史前及夏代史。

本研究室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积极主动地吸收夏商周考古发掘成果,扩大与丰富研究领域与研究手段,形成了综合古文字、历史文献、考古学材料开展科研工作的风格。本室研究领域以甲骨文、殷商史为中心,兼顾青铜器与金文、夏商周考古,连贯有序;研究手段上重视多学科结合,及学术资料的积累;研究方法和态度上强调详尽占有材料,细致入微,做到言必有徵、严谨客观。数十年来,本研究室推出一系列大型资料汇编、专题著作和论文、通论和综述等大中小型成果,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大批参考文献以及权威研究成果和全面的学术综述,在引领甲骨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室在过去几十年的艰苦耕耘下,完成以《甲骨文合集》为中心的甲骨文资料整理与诸多专题研究工作,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学术传统与科研团队延续至今。近年来,本研究室建设的几个重要阶段是:1992年经我院批准成立了院属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1996年本研究室在全院“九五”发展规划中又被确定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点扶持学科;20022006年又纳为院五年扶持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20092013年纳为院特殊学科建设项目;20122016年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创新工程建设项目。

本研究室人员整齐,长期以来保持着强盛的团队协作精神,科研素质好,形成国内一流研究队伍。老一辈学者经郭沫若、胡厚宣先生的指引、培养,及《合集》编辑工作的锻炼,在各个专题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如杨升南治商代经济史、王宇信治西周甲骨文、常玉芝治商代周祭与历法、张永山与罗琨治军事史;又如齐文心参与搜集、整理英国所藏甲骨,成绩斐然。目前,除宋镇豪研究员结合古文字、考古学、历史文献材料来研究夏商社会生活史外,王震中研究员也积极从事商代考古研究,其他中青年科研人员基本为博士、硕士,在历史地理、宗教祭祀、甲骨分期、青铜器研究等领域也各有专长,颇受学界重视。故海内外甲骨学专家对本室科研团队评价很高。

2000年之前,研究室有顾颉刚、胡厚宣等老一辈学者带领,学术实力雄厚,资料丰富,涌现了一批专家,研究重点在于甲骨文、金文、商周史、《尚书》学,兼及顾颉刚先生遗著整理、中国文明起源与夏代史,主要集体成果有《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英国所藏甲骨集》、《甲骨学一百年》,论文集有《甲骨探史录》一册与《甲骨文与殷商史》共三辑,个人代表专著和论文集有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和《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胡厚宣《甲骨续存补编》、刘起釪《古史续辨》、《尚书源流及传本考》与《尚书学史》、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与《东周与秦汉文明》、孟世凯《殷墟甲骨文简述》、王贵民《商周制度考信》、杨升南《商代经济史》、王宇信《甲骨学通论》与《西周甲骨探论》、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与《殷商历法研究》,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与《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彭邦炯《商史探微》与《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等,这些成果蜚声学林,极大推进了海内外先秦史研究的进展,其中《甲骨文合集》更是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学界至今受益。

2000年之後,研究室在宋镇豪主任的带领下,努力保持原有学科优势,注重甲骨学资料的基础整理与研究,开拓研究新领地,积极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目前正在进行院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甲骨文合集三编》的编著工作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创新工程项目《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的整理与研究》。编纂出版了《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等两部甲骨著录书,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甲骨集》的整理出版工作。在学术刊物方面,中断17年之久的《甲骨文与殷商史》也于2008年复刊。个人专著或论集有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增订本)、《中国法书全集·先秦秦汉卷》、《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宋镇豪和刘源合著《甲骨学殷商史研究》、王宇信和徐义华合著《商周甲骨文》、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赵鹏《殷墟甲骨文人名与断代的初步研究》、宫长为《周礼官联研究》与《炎帝神农氏》等。此外退休专家也不断有新成果问世,如顾颉刚与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顾颉刚编著与王煦华整理《春秋地名考》、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周自强《先秦经济史》、王贵民《中国礼俗史》、齐文心和王贵民合著《商西周文化志》、杨升南《甲骨文商史丛考》、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彭邦炯《甲骨文医学资料释文考辨与研究》与《中国古籍知识启蒙》、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增订本)、孟世凯《甲骨学辞典》与《中国文字发展史》,罗琨、张永山《夏商西周军事史》,曲英杰《史记都城考》与《齐都临淄城》等。刘源著《商周祭祖礼研究》获胡绳优秀学术成果奖。赵鹏著《殷墟甲骨文人名与断代的初步研究》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还有一批论文获院所优秀论文奖。

2001年,宋镇豪、段志洪主编的大型甲骨文献资料文库《甲骨文献集成》(四十册)出版,按原版原貌存真海内外各种语种的甲骨文论著2400多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本研究室前辈甲骨学大师胡厚宣生前曾有汇整编集大型甲骨文论著资料大系的愿望,说过:“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如果能组织出版这套书,我愿意牵头。”(见《集成》序)此书的出版实现了他的遗愿。李铁映前院长特写信祝贺,赞扬“这是中国文化、学术界的一大盛事。我首先代表中国社科院祝贺这一成就。它是继十三巨册《甲骨文合集》之后,又一四十大帙巨著,对甲骨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文物局前局长张文彬热情致辞说:“《集成》收集宏富,卷册浩瀚,是大手笔,需要大气魄,体现了策划者和编纂者的长远目光和进取精神。我代表国家文物局表示祝贺。”全国有20余家报刊先后发表评述或简讯。此书被评为2001年度十种全国文博考古最佳书籍,为当代文化建设开了个先例。

2010年宋镇豪主编的院重大A类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代史》出版。过去因文献的不足及真伪莫定等种种原因,在断代专史“商代史”的著述方面一直阙如。此项工作性质属于“新学问”、“新建设”范畴,有三方面特色:一是涵盖商代史的主要方面,题内应有的不可或缺,注重于探索领域的开拓,定位为多层面整体研究的商断代史著。二是突破传统断代史著的体例模式,传统断代史体例,有的以本纪、世家、列传、表志为著述架构,有的按世系年代序次兴衰存亡,有的以“实录”、“学案”、“长编”、“纲目”、“纪事本末”为编纂义例,而现代又流行按政治、经济、文化三板块为撰述架构。本课题不泥古,不执今,不媚俗,打破传统模式,充分考虑著述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理论与史征相系,采用全方位多层面的分卷架构,论述有商一代历史事象的真实流程及其内核外延,考察其嬗变轨迹和演进规律。三是集大成性和后续性,集结众家学术研究成果,站在及历史学科发展的前沿完成著述工作,又能推动21世纪商代史研究继续向纵深领域发展。研究方法和途径:一、对传世商史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辨伪和考订,给出其真正的商代信史价值。二、尽量利用近现代地下出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器契刻文字包括简帛文献材料等,结合传世商代器物上的文字记录材料,作为商代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三、充分利用当代考古学新材料,进行典型及一般遗址、遗迹、墓葬、文化遗物的分析,从历史学视点详细考察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综合阐释,深入探究。四、强调多学科性,整合甲骨金文学、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天文学、古代科学技术史等学科的有效研究手段,以获得商代史重建工作的高起点和新认识。《商代史》定位为全方位整体研究的大型多卷本原创性断代史著,总字数700多万字,共计十一卷:卷一·商代史论纲、卷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卷三·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卷四·商代社会与国家、卷五·商代都邑、卷六·商代经济与科技、卷七·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卷八·商代宗教祭祀、卷九·商代战争与军制、卷十·商代地理与方国、卷十一·殷遗与殷鉴。该书的出版,对重建中国上古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填补了商断代史著方面的空白。

在学术活动方面,研究室本着扩大学术交流、汇集学术信息、提升学术成果质量的宗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学术活动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在本研究室内开展双周学术报告会,由在职人员分别报告最新科研成果,并举办专题讲座;二是利用挂靠研究室的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大规模、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内学术研讨会;三是邀请海内外学者为本研究室成员介绍最新考古信息和科研成果;四是参加海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或出国访问、讲学。

2005年起运行的学科网站xianqin.org在介绍本研究室成果、学术活动,以及发布海内外甲骨缀合最新成果方面,受到学界认可,该网站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guwenzi.com)、武汉大学简帛中心网站(jianbo.org)、美国Early China学刊网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研究论坛网站等多家知名学术网站有链接地址,也反映了研究室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本研究室的建设,近几年除重点放在《甲骨文合集三编》的编纂工作外,还有如下计划:(一)进一步推进甲骨文资料及相关参考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工作,(二)办好学科及中心刊物《甲骨文与殷商史》,(三)加强青年科研队伍建设,给年轻人更多进修、访学机会,(四)加强学术交流,延请访问学者和著名专家来交流、演讲,(五)改善办公硬件环境。特别是“请进来,走出去”,增进与海内外同行学术交流方面,对于本研究室的长足发展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街五号 邮编:100732 网站主页

E-mail: hbliu@cass.org.cn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