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浏览文章: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发现春秋晚期大型墓葬

发布日期:2017-07-28 原文刊于:图书馆
图书馆

陶寺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东北约7 公里处,隶属于陶寺乡。陶寺北墓地南邻陶寺村。墓地东西长约600 米,南北宽约400 米,总面积在24 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已在陶寺北墓地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5 座,墓葬从早到晚由西北向东南排列,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旅游局、襄汾县文化局组成的考古队分别于20142015 年发掘春秋时期大中小型墓葬12 座。2016 3 月至2017 1 月,考古队第三次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春秋晚期墓葬5 座,其中大型墓葬2 座,小型墓葬3 座。

勘探时为方便工作,依田间小路的走向把墓地分成五个工作区。2016 年发掘区(Ⅲ区)在墓地的中部,西侧的田间小路是Ⅱ、Ⅲ区的分界。发掘面积850 平方米,暴露竖穴土坑墓葬5 座(M1M5),车马坑2 座。

5 座墓葬方向在5°~20°之间,墓主人均仰身直肢。M1M2 填土经夯打,M1 北部填土中埋两条殉狗。M3M5填土土质疏松。根据墓葬规模,可分大、小两类。

大型墓葬2 座,墓口长度在57米、宽45.4 米、深近10 米。

M1 为积石墓葬。墓口长6.5、宽5.4、深9.8 米。椁上铺一层石块,椁周壁填满石块,形成积石二层台,墓室底部铺一层石块,石块均为大小不一的河卵石。葬具为一椁二棺,椁长5.2、宽3.8、高2.1 米,椁盖板东西向横铺,共15 块,椁下有两根南北向垫木。外棺长2.76、宽2.1、高不详,盖板8 块,底板不详,均南北向竖铺;外棺下有两根东西向垫木。内棺长2.2、宽0.9、高不详,盖板4 块,底板3 块,均南北向竖铺。墓主人为一女性,30 岁左右,腹部有一胎儿,骨骼保存较差,松脆易断。

出土器物有青铜器、玉器、铅器、陶器、骨器、泥器等。青铜容器25 件,青铜鼎8 件,其中镬鼎2 件,立耳,内有动物骨骼;列鼎5 件,有盖,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小盖鼎1 件。鼎盖、腹、耳上多饰繁缛细密的蟠虺纹。青铜盖豆4件,2 件素面、2 件捉手,柄部为互相缠绕的镂空蛇纹。青铜鉴2 件,形制相同,腹饰散虺纹。青铜壶2 件,形制相同。长方弧角形,长束颈,垂腹,高圈足。壶颈两侧有兽形耳,颈上部为三周凸弦纹,颈部饰高浮雕鸟衔蛇纹,双鸟昂首相背而立,蛇尾被衔,蛇身付痛逶迤,头下探抵近鸟背。颈腹间以凸棱相隔,腹部宽面饰高浮雕双身蟠龙纹。青铜鬲2 件,腹部饰蟠螭纹;簠、舟各2 件,饰蟠虺纹;盉、盘、甗各1 件,素面。乐器中铜镈8 件,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篆带间饰蟠螭纹,枚系半球状盘龙,龙首居中,身饰涡纹。石磬2 10 件;车叀辖2 付;陶鬲1件。玉器多为墓主人随身饰品,颈部有串饰,双臂外侧有玉柄形饰,脚部有踏玉。棺椁之间的南部有一片长方形小玉片,玉片上有穿孔,可能缝缀于织物上。铅器已成粉末,不辨形状。棺椁之间西南角的铜鼎内有骨贝、泥球。外棺的四角均发现有铜铃,应是棺饰。

M2 墓口长5.4、宽4、深9 米。M2 熟土二层台上有少量积石。葬具为一椁二棺,椁长4.1、宽3.1、高1.4 米,椁盖板、底板均东西向横铺,盖板15 块,底板14 块,南侧挡板6 块。外棺长2.65、宽1.32 米,高不详。盖板南北竖铺5 块,底板东西向横铺9 块。外棺下有两根东西向垫墓。内棺长2.2、宽0.96 米,高不详。盖板、底板均南北竖铺,盖板4 块,底板5 块。人骨已朽成粉状。出土器物有青铜器10 件,其中鼎5 件,均有盖,1 件盖上为3 个细环纽,其余4 件盖上有低矮的捉手,大小相次,形制基本相同,唯最小的1 件捉手呈花瓣形。盖豆2 ,饰蟠虺纹;盘、匜、舟各1 件。车軎1 付。乐器中铜纽钟9 件,篆间饰蟠虺纹,半球状枚;石磬2 10 件。此外在棺椁之间西侧、西北、东北、东南角有铅器和铅锡合金的器物,已成灰白色粉状,可以看出形状的是铅鱼。玉器为墓主人随身饰品,集中于头、颈部。棺椁之间的南部有1 件长方形漆器。陶器有壶4 件,盖豆2 件。

小型墓葬3 座。墓口长1.82.4、宽0.731.07、深2.12.7 米。M3 为一棺一椁,M4 为单棺,M5 无葬具。共出陶器5件,有鬲、罐、盆等。铜带钩、铜饰、骨器各1 件。

以上墓葬年代均属春秋晚期。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ⅢM1 出有5 件列鼎,墓主人生前应属大夫阶层。

2015 年发掘的ⅡM1 2016 年ⅢM2 东西并列,头均北向,应是夫妻并列的对子墓。2015M1 墓口长6.3、宽5.2、深11 米。出土的20 件青铜礼器中有7 件鼎,乐器有纽钟、石磬,此外还有青铜兵器、工具等,时代属春秋晚期。人骨虽朽蚀,但从出土器物判断,墓主人应是男性,是大夫一级的贵族。2016M2无论从墓葬规模还是随葬品的数量都要小于2015M1,且未见青铜兵器及工具,墓主人应为一名女性。

2016 M1 人骨保存很差,不能辨识性别。出土器物中未见青铜武器及工具,可能是一名女性。随葬品中有5 件列鼎,应属大夫阶层。

目前2016 M2 青铜器、陶器已经取出,铅器、漆器留待套箱。2016 M1正在清理棺内器物。

2014 年至今,发掘的17 座中,除1 座小型墓头南向外,其余均北向。共出土近80 件青铜容器,百余件玉器。陶寺北墓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伴随了晋国的兴盛和衰亡,无疑是晋国的一处贵族墓地。陶寺北墓地在晋国历史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当时的社会层级结构、族群之间的等级差别、婚姻状况、家族形态等等都是需要探讨的学术问题。

 

原文来源:《中国文物报》2017616日第8

    者:王京燕、崔俊俊、张新智、曹喜平、王世俊

作者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旅游局、襄汾县文化局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街五号 邮编:100732 网站主页

E-mail: hbliu@cass.org.cn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