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浏览文章: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惠栋与卢见曾幕府研究

发布日期:2015-07-01 原文刊于:

    

  (本文原载《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 

    

  惠栋与卢见曾幕府研究 

    

                       曹江红 

   

  内容提要惠栋为清代汉学的开派宗师,他晚年曾于卢见曾幕府中主持编校刊刻《雅雨堂丛书》,撰写学术专著《周易述》。惠栋不但与志同道合的沈大成等人探讨学术,还十分关心经学后俊的成长,如戴震、王昶等,日后乾嘉时期学术大家直接受到了他的影响。可以说作幕于卢见曾幕府时期,是惠栋传播其汉学思想的重要时期。卢见曾幕府为其提供了较为安定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场所,而惠栋的汉学思想对于卢见曾认可理解清代汉学有深刻浸润,卢见曾幕府是惠栋播扬汉学的助推器。 

          关键词:惠栋 卢见曾幕府 清代汉学 

  乾隆十九年(1754),雅好经史的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慕名向学术素养深厚的惠栋发出入幕邀请。为传播扩大学术影响,同时也为寻求著述事业的有力资助者,惠栋欣然应聘作幕扬州。此后长达四年[①]的时间里,他在卢见曾幕府所提供的较为安定的工作环境中,专心编辑校勘古籍,传播汉学,嘉惠学人,对卢见曾及当时学术影响深刻。关于惠栋与卢见曾幕府此一专题,学术界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拟作一探讨,以加深对清代文化进程的理解。 

    

  一 《雅雨堂丛书》等典籍的整理刊行 

  惠栋(1697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初为吴江生员,后改元和(今苏州)籍。他一生研精覃思于汉儒《易》学,表彰并恪守汉代经师对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诂。主要著作有《周易述》、《易汉学》、《易例》、《易微言》、《九经古义》、《古文尚书考》、《明堂大道录》、《左传补注》、《后汉书补注》、《红豆山房古文集》、《九曜斋笔记》、《松崖文钞》等。惠栋整理濒临失传的汉代经学,对于清儒治经风气的转移影响甚大,正如稍后著名学者钱大昕所说:“汉学之绝者千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矣。”[②] 

  卢见曾网罗饱学之士于幕府,这些学者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帮助他刊刻《雅雨堂丛书》等一批经学著作。《雅雨堂丛书》全书始刻于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三年竣工,虽以卢氏署名,实则选书、校勘、撰序等,均可见惠栋的辛劳。沈大成、戴震等幕宾亦参加了该丛书的编校,然而对于此丛书尽力最多者当首推惠栋。该丛书共包含有《郑氏周易》、《易释文》、《周易乾凿度》、《李氏易传》、《尚书大传》、《大戴礼记》《郑司农集》、《高氏战国策》、《匡谬正俗》、《封氏闻见记》、《唐摭言》、《北梦琐言》、《文昌杂录》等三种。“皆世间罕见之本,卷帙宏富,楮墨精好,洵足珍秘。”[③]阅读该丛书书目便可以看出,此套丛书主要为解经之作,以“汉、唐诸儒说经之书”[④]为著录主体,以表彰汉学经书为该丛书的核心。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该丛书有十一种古籍都由惠栋主持校订。“惠栋……公重其品,延之为校《乾凿度》、《高氏战国策》、《郑氏易》、《郑司农集》、《尚书大传》、《李氏易传》、《匡谬正俗》、《封氏见闻记》、《唐摭言》、《文昌杂录》、《北梦琐言》、《感旧集》,辑《山左诗钞》诸书。”[⑤]参加卢见曾补刻朱彝尊所著《经义考》的校勘工作。惠栋在卢见曾幕府中鼎力帮助幕主校勘大量古籍,可谓辛勤之极,功劳卓著。 

  惠栋宣扬汉易的为学宗旨,在《雅雨堂丛书》中对《易》学诸书的校勘理念上充分体现出来。乾隆二十一年(1756)《雅雨堂丛书》刊行,卢见曾在《刻郑氏周易序》中这样写道: 

  郑氏之学立于学官,自汉魏六朝,数百年来无异议者。唐贞观中,孔颖达撰《五经正义》,《易》用王辅嗣,《书》用孔子(疑作安――引者注)国,而二经之郑义遂亡。今传者惟《三礼》、《毛诗》而已。然北宋时,郑《易》犹存《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载于《崇文总目》。故朱汉上震、晁嵩山说之俱引其说,至南宋而四篇亦佚。于是浚仪王厚斋应麟始裒群籍,为《郑氏易》一卷。前明胡孝辕震亨刊其书,附《李氏易传》之后。往余读《五经正义》所采郑《易》间及爻辰,初未知爻辰为何物。及考郑注《周礼·太师》,与韦宏嗣昭注《周(疑作国――引者注)语》,乃律家合辰、乐家合声之法。盖乾坤十二爻,左右相错,《乾凿度》所云,间时而治六辰,故谓之爻辰也。汉儒说易,并有家法,其不苟作如此。[] 

  卢氏所说与惠栋《易汉学》之所论如出一辙,而且他特别强调该书为惠栋整理,记曰: 

  第厚斋所集,尚有遗漏,吾友元和惠子定宇,世通古义,重加增辑,并益以汉上、嵩山之说,厘为三卷。今依孝辕之例,仍附于李传之后,用广其传于世。[] 

  同样的道理在《刻李氏易传序》中亦有体现,卢见曾重申: 

  今幸《李氏易传》尚存,前明朱氏、胡氏、毛氏刊本流传,然板皆迷失,又多讹字。余学《易》数十年,于唐宋元明四代之《易》,无不博综元览,而求其得圣人之遗意者,推汉学为长,以其去古未远,家法犹存故也。为校正谬误,刊以行世,并附宋王伯厚所采郑氏《易》于后,以存古义。荀、虞逸象最多,故李氏序云,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晁公武谓李氏刊王存郑,此误解序义也。为辨而正之。乾隆丙子。[] 

  卢见曾“推汉学为长,以其去古未远,家法犹存故也”的观点,显然来自惠栋的《九经古义》。惠栋说:“汉人通经有家法,故有五经师。训诂之学,皆师说所口授,其后乃著竹帛,所以汉经师之说立于学官,与经并行。五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经师不能辨,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是故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⑨] 

  乾隆十九年三月至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惠栋在卢见曾幕中,还与沈大成等幕宾精心校雠,参加卢见曾补刻朱彝尊所著《经义考》未刻部分的校勘工作。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16291709著《经义考》300卷,全书上起两汉,下讫清初,该书是朱彝尊晚年萃其一生穷经所得,考镜源流,梳理历代说经书目之作。此书在经学史和目录学史上都是一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康熙三十八年(1699)由于朱氏财力有限,该书仅刻了《易》、《书》、《诗》、 

  《礼》、《乐》等部分,凡167卷。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著者故世,尚有《宣讲》、《立学》、《家学》、《自序》四类草稿,余下部分待刊。卢见曾乾隆十八年(1753)再任两淮盐运使,十九年三月于朱氏后人手中得其遗稿[⑩],集资补刻,并延聘一时名儒惠栋、沈大成、陈章、江昱等校订,历时年余,终于在乾隆二十年七月补刻130卷成书。 

  惠栋不但认真参加该书的校审工作,还与卢见曾唱为同调地特别说: 

  汉人传经有家法,当时备五经师训诂之学,皆师所口授,其后乃著竹帛,故汉经师之说立于学官。五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经师不能辨,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是以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后人拨弃汉学,薄训诂而不为,即《尔雅》亦不尽信。其说经也,往往多凭私臆,经学由兹而晦。篇中义理胜而家法亡一语,道破前人之陋,为之称快。末幅言通经之法,真悬诸日月而不刊之论,士人苟奉此说为圭臬,则经学明而人才盛,人人尽通达国体,岂止变学究为秀才耶。惠定宇。[11] 

  卢见曾于乾隆十六年(1751)在京城黄叔琳家得《感旧集》稿本,此后加以刻印,此书的刊行,其间同样渗透着惠栋的心血。关于此书的刊刻,王昶撰《感旧集跋》就明确记录“请惠定宇、沈学子两君子助之。”[12]《扬州画舫录》也称卢见曾请惠栋在扬州的旧雨亭修此书,“旧雨亭本卢雅雨所建,延惠徵君栋纂修渔洋山人《感旧集》之地也。亭中花草有三绝,一架古藤,一亩老桂,一墙薜荔。[13] 

  惠栋还参与卢见曾所编纂的《山左诗钞》的校订工作。卢见曾编选《国朝山左诗钞》,这项工作始于乾隆十八年 [14]仲春, 成于乾隆二十三年仲秋, 历时五载, 选山东籍诗人620余家, 得诗5900余首, 总计60。卢见曾主要聘请宋弼、董元度担任整理的主要工作。对于这项编纂山东诗人诗集的大工程,惠栋也参加校订。“《山左诗钞》,卢雅雨先生主之……其间参订若纪晓岚、惠定宇、王兰泉、严冬友诸先生,皆天下闻人。又借书于黄昆圃、马秋玉两先生,阅五年而成书,宜为巨观,非后来所能及。”[15]  

    

  二 传播汉学的重要学术平台 

  在乾隆初叶汉学发轫之际,扬州卢见曾幕府是一个传播汉学的重要学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足以与惠栋齐名的幕宾,当首推沈大成。 

  沈大成(17001771),字嵩峰,一字学子,晚号沃田居士,江苏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为人忠厚,精通经史,擅诗文,著有《学福斋诗文集》。“晚游维扬,客运使卢公见曾官廨。”[16]沈大成于乾隆十九年入卢见曾幕府,惠栋云:“甲戌(乾隆十九年)之岁,余馆德水卢使君斋,讲授之暇,篝灯撰著。每涉疑义,思索未通,恨无素心晨夕。一日,使君以诗文数册示余,余读之惊,然未及询作者何人也。久之,典谒引客入,相见,则余故人,云间沈君学子,向所视数册,皆出君手。”[17]在卢见曾的引见下,两位故人又相见了。惠沈二人早在乾隆八年(1743),就已相识 

  这一次在卢见曾幕府中共同工作期间,惠栋非常高兴,他将学术上的疑难问题请教于沈大成,沈大成一一为惠栋解答。“余喜甚,叩所疑者,学子一一晰之,余闻之愈惊。既而促膝话旧,知君归自武林,道吴而至广陵。广陵诗社诸君,闻声争交欢。使君既得君如左右手,社中诗老颇以失君为怅,而余则说经论文,亹亹甚乐。”[18] 

  沈大成回忆与惠栋同在卢见曾幕府中的时光说:“旷隔逾数稔,寝馈恒惓惓。淮南卢使君(调雅雨都转),缁衣礼名贤。萍踪偶邂逅,握手申前欢。兄居屋东上,余止舍西偏。因得共晨夕,相与紬典坟。”[19]两人从此同居一院内,一住东房,一住西房。沈大成称自己受益良多:“生平憎俗学,于古性亦敦。自奉我兄教,日闻所未闻。益知扫枝叶,渐能窥根原。尽启箧中藏,阐发超后先……不才抑何幸,积载从周旋。”[20] 

  沈大成盛赞惠栋所著《周易述》:“兄犹爱治易,汉学绝复传。所著《周易述》,五纬昭星躔。足令辅嗣诎,顿使荀虞尊。”[21] 

  惠栋与沈大成均有志于经学,惠栋将沈大成视为同志相赏者,在汉学上的相互扶持者,两人在卢见曾幕府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前已述及两人一同编校《雅雨堂丛书》、核校朱彝尊《经义考》。惠栋为沈大成的《学福斋集》亲撰序文,并将他们的学术探研记录其中: 

     明于古今,贯天人之理,此儒林之业也。余弱冠即知遵尚古学,年大来兼涉猎于艺术,反复研求于古与今之际,颇有省悟,积成卷帙。而求一殚见洽闻,同志相赏者,四十年未睹一人。最后得吾友云间沈君学子,大喜过望……沈君与余,不啻重规而叠矩,以此见同志之有人,而吾道之不孤,为可喜也。沈君邃于经史,又旁通九宫、纳甲、天文、乐律、九章诸术,故搜择融洽而无所不贯。古人有言: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吾于沈君见之矣。沈君诗古文,咸可传世行远,世多知之。兹不论,论其学云。东吴同学弟惠栋书于芜城寓斋。[22] 

  惠栋深知一代学术思潮的传播与兴盛要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仁加入,对于能有沈大成这样的学术大家更是难能可贵了。 

  惠栋、沈大成积极传播汉学,在卢见曾幕府中对于青年后学才俊影响深远,比如戴震、王昶等。戴震(17241777),字东原,又字慎修,安徽休宁人,清代乾隆年间大儒。乾隆四十年(1775),清高宗特命其与会试中式者一同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戴震是将清代汉学推向高峰的汉学大师,他不仅是考据学家,也是著名思想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他与惠栋在卢见曾幕府结识交往,惠栋对戴震学术思想的转变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这一年冬,三十五岁的戴震离开北京南下扬州,受聘于卢见曾幕府。戴震经卢见曾的介绍,结识了一代经学大师惠栋。惠栋此时正在卢见曾幕府中校书,在朝夕相处中,戴震不仅阅读了惠栋的著作,还和惠栋一起切磋治学的方法,在学术上进行了交流,惠栋不断对戴震讲述自己的经学思想。潜移默化间,惠栋的学术观点对戴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惠栋推崇汉学,戴震受到惠栋影响而推崇郑玄学说,批评宋明经学为 “凿空”之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九月,戴震说: 

  有言者曰:“宋儒兴而汉注亡”,余甚不谓然。方汉置五经博士,开弟子员,先师皆起建元之间,厥后郑氏卓然为儒宗。众家之书亡于永嘉,师传不绝独郑氏。及唐承江左《义疏》,《书》用梅赜所进古文,《易》用辅嗣、康伯二经,涉前儒之申郑者,目曰郑学云尔。故废郑学,乃后名郑学以相别异。而郑之《三礼》、《诗笺》仅存。后儒浅陋,不足知其贯穿群经以立言,又苦义疏繁芜,于是竞相凿空。[23] 

  戴震在此批评宋明经学的弊病为“凿空”后,沿着惠栋训诂治经的学术路径,对郑学的理解做出解释:“由六书、九数、制度、名物,能通乎其词,然后以心相遇。是故求之茫茫,空驰以逃难,歧为异端者,振其稿而更之,然后知古人之治经有法,此之谓郑学。”[24] 戴震还说:“数百年以降,说经之弊,善凿空而已矣……今仲林得稽古之学于其乡惠定宇,惠君与余相善,盖尝深疾乎凿空以为经也。”[25] 

  惠栋故世后,戴震曾于乾隆三十年(1765)亲自去苏州缅怀惠栋,并作《题惠定宇先生 

  授经图》一文以资纪念。他对惠氏之学推崇备至,云:“前九年,震自京师南还,始觌先生于扬之都转盐运使司署内……明年,则闻先生又殁于家。今徒拜观先生遗像,曰《授经图》者。盖先生之学,直上追汉经师授受,欲坠未坠薶蕴积久之业,而以授吴之贤俊后学,俾斯事逸而复兴。震自愧学无所就,于前儒大师,不能得所专主,是以莫之能窥测先生涯。”[26] 

  戴震本人在这篇文章中对于与惠栋相见以后,其论学所受影响,作了详细阐述: 

  然病夫《六经》微言,后人以歧趋而失之也。言者辄曰:“有汉儒经学,有宋儒经学,一主于故训,一主于理义。”此诚震之大有不解也者。夫所谓理义,苟可以舍经而空凭胸臆,将人人凿空得之,奚有于经学之云乎哉?惟空凭胸臆之卒无当于贤人圣人之理义,然后求之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也,然后求之故训。故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而我心之所同然者,乃因之而明。贤人圣人之理义非它,存乎典章制度者是也。松崖先生之为经也,欲学者事于汉经师之训故,以博稽三古典章制度,由是推求理义,确有据依。彼歧故训、理义二之,是训故非以明理义,而训故胡为?理义不存乎典章制度,势必流入异学曲说而不自知,其亦远乎先生之教矣。[27] 

  可以看出戴震在这篇文章中,继承惠栋训诂治经的传统,弘扬惠栋学术,进而提出了“故训 

  明则古经明”的著名主张。 

  在与惠栋相识之前的戴震是不反对理学的,在乾隆二十年(1755)的《与姚孝廉姬传书》中,他曾指出:“先儒之学,如汉郑氏、宋程子、张子、朱子,其为书至详博,然犹得失中判。其得者,取义远,资理闳,书不克尽言,言不克尽意……其失者,即目未睹渊泉所导,手未披技肄歧者也。”[28]在此他认为汉儒郑玄与宋儒程、朱等人的著作都是“得失中判”,不分高下。而戴震与惠栋相见相交后,他却只承认汉儒经师的训故,明确地批评那种“空凭胸臆 ”、“凿空”得义理的做法,甚至认为理义不存乎典章制度,势必流入异学曲说而不自知。很显然这是他在义理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其结论像钱穆先生所总结的,“所得尽在汉,所失尽在宋,义理统于故训典制,不啻即曰故训即典制而义理矣。是东原论学一转而近于吴学惠派之证也。”[29]他又说:“惠主求古,戴主求是,并非异趣。”[30]但戴震毕竟后出更加精进。汪中说:“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河》、《洛》矫诬,至胡氏而绌;中西推步,至梅氏而精。力攻古文《书》者阎氏也,专言汉儒《易》者惠氏也;凡此皆千年不传之绝学,及戴氏出而集其成焉。”[31]梁启超说:“清代汉学,阎、胡作之,惠氏衍之,戴氏成之。”[32]也是此意。 

  戴震以敏锐的目光,察觉汉学开始显露出的泥古弊端,因而指出,“信古而愚,愈于不知而作,但宜推求,勿为株守。”[33]戴震认为,文字训诂好比是“渡江河”的“舟楫”,“登高”的“阶梯”,它本身只是一种手段,“闻道”则是最终目的。故训只是达到义理的一种手段而已。乾隆四十二年(1777)五十五岁时,他在给弟子段玉裁的信中说:“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为之卅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34] 

  戴震在服膺惠栋的由文字训诂以明义理的主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考据与义理学相结合,提倡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他不墨守惠栋创立的汉学成规,治学力求达到“十分之见”的境界。陈祖武先生对此评价道:从惠学到戴学,有继承,也有发展。戴学之继承惠学者,为训诂治经的传统。这一传统导源于清初顾炎武的“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35],至惠栋而门墙确立。戴震一脉相承,遂成为乾嘉学派为学的不二法门。离开文字训诂,乾嘉学派将失去依托。故吴、皖分野说虽注意到惠、戴为学的差异,却忽略了其间的根本共性,这就不尽合乎历史实际了。然而,戴学毕竟发展了惠学,它并不以诸经训诂自限,而只是以之为手段,去探求六经蕴含的义理,通经以明道。[36]高翔先生亦认为:“清代汉学发展的高峰是戴震……从惠学到戴学,实际上表明汉学从兴起到高潮,从崛起到成熟的过程。当时考据风气盛行一时,士人谈经言理,以小学相尚,很难以吴、皖二派概括所有考据学者。另外,惠栋一门(所谓吴派)与戴震一门(所谓皖派),并不对立而是互为师友,治学虽各有偏重,但在基本学术途径上是一致的。”[37]戴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发展了惠学,以训诂为手段,探究义理,通经以明道。同时期的学者王昶客观评价了戴震学术贡献,他说:“本朝治经者众矣,要其先之以古训,折之以群言,究极乎天地人之故,端以东原为首。”[38] 

  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一号兰泉、又号琴德。江苏青浦(上海青浦县朱家角镇)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因对经史考据学风的表彰和诗词古文素养造诣而“炳著当代”[39]一生勤于著述,著作甚丰,有《春融堂集》、《湖海诗传》、《金石萃编》、《琴画楼词》、《续词综》、《天下书院志》、《征缅纪闻》等50余种。在清代与朱筠齐名,有“北朱南王”之称。早年就已深受惠栋的学术启迪,是惠氏通经信古之学的忠实传播者。“余弱冠游诸公间,因得问业于先生。”[40]肄业紫阳书院,时从惠征君定宇游,于是潜心经术,讲求训故之学。[41]王昶有诗赞惠栋曰:“少日笺诗矜奥博(定宇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中年经术更纷纶。仲翔易学康成礼,只有先生是替人。”[42] 

  乾隆二十一、二年间,王昶与惠栋同客于卢见曾幕府,两人同为幕宾。“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聘先生(注:指王昶)课其子及孙。”[43]王昶于此,时常请教于惠栋。“日者在广陵常侍履綦,得备闻绪论为幸。至所谕祢字当作祧字……先生博学多闻,古训是式,必更有所据,惟幸垂示焉不宣。”[44] 

  惠栋撰写《易汉学》,六易其稿,直至乾隆二十二年终于定稿,他在卢见曾幕府中将手稿定本授予王昶。王昶深受感动地记曰:“汉学废久矣,《易》滋甚。王氏应麟集郑君之遗未得其解,自后毋论已已。定宇世传经术,于注疏尤深,所考《易汉学》分茅设蕝……定宇采掇排次,稿凡五六易。丁丑与余客扬州,始定此本。此本命小胥录其副,以是授余,盖其所手书者。”[45]惠栋对王昶的信任可见一斑。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惠栋病逝后,王昶撰墓志铭以示祭奠,曰: 

  于《易》理尤精,著《易汉学》七卷,《周易述》二十卷,凡郑君之爻辰、虞翻之纳甲、荀之升降、京房之世应、飞伏暨六日、七分世轨之说,悉为疏通证明,由李氏之集解以及其余,而汉代《易》学灿然……丙子、丁丑,先生与予又同客卢运使见曾所,益得先生所著。尝与华亭沈上舍大成手抄而校正之,故知先生之学之根柢,莫余为详。[46] 

  王昶为惠栋的《周易述》作跋曰: 

  易综天人,广大无不包……我友惠定宇先生,研群经义疏,以逮魏晋六朝之书,有涉于易  

  者,旁通而曲证之,作为《易述》,而京郑诸家之法复明。杀青渐久,朽缺滋甚,周子锡瓒工修补,于是是书复完可诵。定宇又有《易汉学》,盖易之纲领,不读《汉学》,不知《易述》所以作,周子将梓以冠于书首,学者由是而服习焉。微言大义,左右逢源,不复有断港绝潢之叹已。[47] 

  由此可见王昶已深得惠栋之学。王昶十分佩服惠栋的汉学造诣,故青年时代起就以惠栋阐扬的汉代郑玄学说为追求,曾经以“郑学斋”为书室名。 

  王昶治经深受惠栋影响,“治经与惠栋同,深汉儒之学,诗、礼宗毛、郑,易学荀、虞”[48]。并认为惠栋的学术主张影响十分深远,“流风所煽,海内人士无不重通经,无不知信古,而其端自先生(惠栋)发之[49] 

  正是在惠栋的影响推动下,才有更多学者们加入到研究汉学的队伍中,可以说乾嘉大家中戴震、钱大昕、王鸣盛等人均直接受到他的影响,他的弟子江声、余萧客、王昶等人深受沐浴,且惠及再传弟子江藩、顾广圻、阮元等人。 

    

  三 卢见曾对惠栋的倾力扶助 

  卢见曾认为幕主与幕宾之间要相互敬重,在《芍药》一诗中,他曾以并蒂而开的两朵芍药花来形容主客关系:“花开对向面西东,主客筵分缱绻同。”[50]正是这种尊重,使得卢见曾和惠栋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 

  卢见曾与惠栋两人关系十分融洽,除探讨严肃的学术问题外,卢见曾还时常将自己的一些文章交给惠栋评论。例如惠栋评卢见曾的《<周易孔义集说>序》云:“以《十翼》解说二篇之义者,西汉费直、东汉荀爽。今所传之《易》乃费氏本,而其说不传。唯荀氏九家注犹存,颇得圣人之旨。虞翻论《易》斥诸家为俗儒,独推荀氏。先生潜心于易学有年,而其论与费、荀同,真卓识也。邵子先天原本老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而来。先生据干令升注驳之,此皆发前人所未发者。”[51]评《<马相如遗稿>序》曰:“叙生死离合处笔墨不多,令读者无限感先生笃于气谊,故字字从真情发露,文章简贵,妙在能留。惠定宇”[52]如此等等,不再列举。 

  卢见曾赞赏惠栋之学,对其著作传世同样很重视,并大力阐扬。惠栋生前在卢见曾幕府中,卢氏帮助惠栋刊刻了《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一书。而惠栋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周易述》,则是在他去世的当年,由卢见曾付梓得以存世的。 

  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在卢氏幕府内,卢见曾欣然为惠栋所著《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作序,并慷慨出资,为惠栋刊刻。“吾友东吴惠子定宇,出所撰《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一书示余,且乞余叙。余发函读之,喟然叹曰:此数千百年注诗家绝无而仅有之书也!”[53]王士禛“其为诗渔猎百氏,含咀《六经》,引用如钟鼎科斗、山经水注,旁及琳宫凡宇之书,靡不津逮。而又性勤汲引,唱和遍朝野,凡布衣风雅之士,诗中必一见之。昔少陵诗号诗史,而渔洋诗为一代文人总汇,故是诗极难”。尽管王士禛之诗难注,惠栋还是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后注成该书。“余读惠子之注,叹其与元之注苏,并峙千古,读者当必有取于余言。又有补遗一编,余为刻之,并黄北平夫子传一通,例得牵连书。乾隆丁丑八月。”[54]惠栋此书的出版,对于后人了解学习王士禛的诗作与生平学行是十分有益的。

  《周易述》是惠栋呕心沥血所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可以称为其一生治易的结晶之作,旨在发挥汉易精华,是乾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易学著述。该书采用自注自疏的写作体裁,钱大昕曰:“松崖征君《周易述》,摧陷廓清,独明绝学,谈汉学者无出其右矣。”[55] 

  其实,入卢见曾幕府之前,惠栋早在乾隆十四年就开始了该著作的撰写,原定计划撰写四十卷。惠栋之子记曰:“先子研精覃思于汉儒《易》学,凡阅四十余年,于乾隆己巳始著《周易述》一书,手定为四十卷。“[56]只是由于生活的艰辛,写作时断时续进入卢见曾幕府后,生活安定,于是惠栋在“讲授之暇,篝灯撰著”[57],倾力于自己学术专著《周易述》的撰写。乾隆二十一年,年届六十的惠栋,先后撰成《周易述》中的《明堂大道录》、《禘说》,还有《易微言》、《易例》的部分,《易大义》的《中庸注》,以及《周易》本经的上经全部和下经局部。他原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书,但就在《周易述》即将撰成之际,乾隆二十三年春,由于病势加剧,惠栋辞幕拖着沉重的病体返回故里,并因病于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1758627日)溘然长逝于苏州家中,年仅62岁。临终前夕,他抱着无限遗憾的心情,痛心地告诉他的两个儿子承绪、承萼:“余之精力尽于此书,平时穿穴群经,贯串周秦汉诸子之说,因得继绝表微,于圣人作《易》本旨,庶乎有合。独以天不假年,未能卒业为憾。今已脱稿者,惟《明堂大道录》及《禘说》两种耳。《下经》尚缺十有四卦,与《序卦传》、《杂卦传》俱未脱稿,而《易微言》采辑十有七八,《易大义》止有《中庸》一种,《易例》则粗有端绪。然皆随笔记录,为未成之书,知音者希,真赏殆绝。并叮嘱他们:“录而藏之,毋致迷失。”[58]惠栋认为王弼所注《周易》,不但使经传篇章紊乱无序,且多以今人俗字改易古字,王弼无疑是导致汉《易》消亡的罪人。因此他力图恢复《周易》的本来面目,在《周易述》一书中,对当时通行本《周易》经、传部分内容进行大量校改。惠栋之书专宗虞翻,参以郑玄、荀爽之学,发挥汉儒之学,融会其义,自为注而自疏之。 

  卢见曾服膺惠栋之学,于惠栋去世后的三个月后,即当年八月下旬,亲自为《周易述》作序而梓之,曰: 

  今世谭《易》者,亡虑数百家,即已登梨枣者,亦且以十数,然皆不越乎晦庵之说,及伊川说而止。而昆山徐氏刻《九经解》,旁及南宋诸子,紫壧张氏及项平甫诸家,间有云《子夏易传》,要亦子虚亡是之言耳。而吾友惠松崖先生说《易》,独好述汉氏。其言曰,《易》有五家,有汉《易》,有魏《易》,有晋《易》,有唐《易》,有宋《易》。惟汉《易》用师法,独得其传。魏《易》者王辅嗣也,晋《易》者韩康伯也,唐《易》者孔冲远也。魏晋崇老氏,即以之说《易》。唐弃汉学而祖王、韩,于是二千年之《易》学皆以老氏乱之。汉《易》推荀慈明、虞仲翔,其说略见于资州李鼎祚《集传》,并散见于《六经》、周秦诸书中。至宋而有程子、朱子,程第举理之大要,朱子有意复古而作《本义》。及近日黄梨洲、毛大可,虽尝习李《传》,而于荀、虞二家之学,称说多讹。使当日三君得汉经师授受,不过三日,已了大义。惜也三君不生于东汉之末也。 今此编专以荀、虞作主,而参以郑康成、宋仲子、干令升、九家诸说。盖以汉犹近古,从荀、虞以上溯朱子之源,而下祛王、韩异说之汨经者,其意岂不壮哉!盖先生经学得之半农先生士奇,半农得之砚溪先生周惕,砚溪得之朴庵先生有声,历世讲求,始得家法,亦艰矣。先生六十后,力疾撰著,自三年后便可卒业。孰意垂成疾革,未成书而殁。今第如其卷数刊刻之,不敢有加焉,惧续貂也。先生年仅六十有二,余与先生周旋四年,为本其意而叙之如此。乾隆戊寅八月下浣,德州卢见曾书。[59] 

  卢见曾对于已故惠栋此部著作的刊行十分精心负责。他多次请惠栋之子惠承绪、承萼校雠该书。直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方完成《周易述》全书的校刊梓行。此书于乾隆二十四年刻成二十卷,卢见曾邮寄书稿请惠承绪、承萼作校雠。乾隆二十五年(1760)续刻《易微言》二卷,卢见曾邀请惠承绪亲至幕府中校对勘误,凡两年。而第三次校核则是在乾隆二十七年,由惠承绪承担。 

  是书运使卢公刻于寒江官舍,既成未印行。壬午(注:乾隆二十七年)秋,公悬车旋里,以书板  见归。笃终之义,古人所难。先是己卯(注:乾隆二十四年)岁刻成二十卷,公邮寄校雠,承绪与弟汉光承萼分任其役,逾年续刻《易微言》二卷,邀承绪至署对勘,且以文字之役见委,凡两寒暑。今板既携归,复事校阅,而汉光弟下世已届三载矣。抚卷黯然,不能无雁行折翼之痛云。承绪又识。[60] 

  我们可以说,为使惠栋《周易述》问世流传,绍往绪而开来学,发扬光大其《易》学思想,卢见曾已竭尽全力。如果没有他及时刊刻该书,这一著述就有可能流失。对于保存惠栋这一主张汉学的学脉卢见曾贡献卓越。 

  惠栋以其一生的学术实践,完成了崇尚汉学,朴实的考证经史的学风建设。他少承家学,他早年随父宦游,而后努力于经学制科,试图进入仕途但屡受挫折,可是他没有沮丧,而是振作精神,转向学术的深入研究上来,中年时即已称名一时,晚年专心经术,融汉宋之学为朴学,特别是他在卢见曾幕府中的岁月,因为生活安定,而更加促使他有条件专心于易学等领域的深入探研,是其一生中学术上的黄金时期。这里同时也是其向众多学人传播其学术思想的的大好场所,戴震、王昶等学者受其学术影响深厚。而卢见曾幕府之所以能够刻印诸如《雅雨堂丛书》等著作,也与惠栋等人的高深学术素质及努力帮助是分不开的。惠栋堪称兴复古学的杰出先行者,他在卢见曾幕府中与学者们以古学相策励,不但启迪后学,还开发了幕主卢见曾的汉学意识,学者们相互沟通,促成了经史古学的复兴和发皇,乃有日后汉学之风行四方。 

    

  本文写作承蒙匿名审稿专家宝贵意见的教正,谨此致谢! 

    

    

                                              

                                                     

  

 

 

  


  [] 余与先生周旋四年,为本其意而叙之如此……德州卢见曾书。”参见[]卢见曾:《<周易述>序》,[]惠栋:《周易述》卷首,德州卢氏雅雨堂刻单行本,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按:该篇序文在卢见曾《雅雨堂文集》(清道光二十年清雅堂刻本)中未予收录。 

  [] []钱大昕撰,陈文和点校:《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惠先生栋传》,《嘉定钱大昕全集》第9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22页。 

  [] []法式善著,涂雨公点校:《陶庐杂录》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121版,199712月湖北第3次印刷,第127页。 

  []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八《新刻大戴礼跋》,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00册,第118页。 

  [] []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卷十《虹桥录上·惠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30页。 

  [⑥]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一《刻郑氏周易序》,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2页。 

  [⑦]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一《刻郑氏周易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52页。 

  []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一《刻李氏易传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51页。 

  [] []惠栋:《九经古义》卷首《九经古义原序》,《四库全书》第19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1988年,第362页。 

  [⑩] 按:据《经义考》后序记:“甲戌,德州卢公重掌江南鹾政。稻孙谒公邗上,公一见即询及《经义考》,因具陈颠末,公为叹息者久之。遂首捐清俸为同志倡,还以其事属诸马君,君由是与令弟半查尽发二酉之藏。偕钱塘陈君授衣、仪征江君宾谷、元和惠君定宇、华亭沈君学子相为参校。而稻孙仍率次子昌凉、长孙休承暨从孙壻同里金蓉共襄厥事,既逾年而剞劂乃竣,计一百三十卷,合前所刻一百六十七卷成完书……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六月朔孙稻孙谨识。”[]朱彝尊:《经义考》卷首[]朱稻孙:《经义考》后序,《四部备要》(经部)第12册,上海,中华书局校刊。 

  [11]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一《经义考序》后惠栋评该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50页。 

  [12]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四《感旧集跋》,塾南书舍藏版,嘉庆十二年(1807)。 

  [13] []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卷十五,第349页。 

  [14]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四《征选山左诗钞启》,该文末有“乾隆癸酉春谨启”,《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99页。按:乾隆癸酉,即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戊寅即乾隆二十三年( 1758) 

  [15] []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180册,第565566页。 

  [16] []钱仪吉纂录:《碑传集》卷一四一,《文学下之下》,[]汪大经:《沈先生大成行状》,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第114册,台北,明文书局影印版,1985年,第46页。 

  [17] []惠栋:《松崖文钞》卷二《秋灯夜读图序》,《聚学轩丛书》本。 

  [18] []惠栋:《松崖文钞》卷二《秋灯夜读图序》,《聚学轩丛书》本。 

  [19] []沈大成:《学福斋诗集》卷三十三《亡友惠征君授经图四十六韵》,《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第 413页。 

  [20] []沈大成:《学福斋诗集》卷三十三《亡友惠征君授经图四十六韵》,《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第 413页。 

  [21] []沈大成:《学福斋诗集》卷三十三《亡友惠征君授经图四十六韵》,《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第 413页。 

  [22] []沈大成:《学福斋集》卷首[]惠栋:《学福斋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第12页; 亦见[]惠栋:《松崖文钞》卷二《学福斋集序》,《聚学轩丛书》本。 

  [23]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十一《郑学斋记》,301页。 

  [24]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十一《郑学斋记》,302页。 

  [25]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十《古经解钩沉序》,第249250页。 

  [26]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十一《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第285页。 

  [27]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十一《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第285286页。 

  [28]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九《与姚孝廉姬传书(乙亥)》,第242页。 

  [29]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第8章戴东原,第356页。 

  [30]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第8章戴东原,第356页。 

  [31] [] 淩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三五《汪容甫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50页。 

  [32]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33]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卷三《与王内翰凤鸣书(乙亥)》,第74页。 

  [34] []戴震著,杨应芹编:《东原文集(增编)》,《与段茂堂等十一札(第九札)》,第411页。 

  [35] []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第73页。 

  [36]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6167页。 

  [37]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与社会发展》第3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39240页。 

  [38]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五《戴东原先生墓志铭》 

  [39]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王兰泉先生》,《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71页。 

  [40]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五《惠定宇先生墓志铭》。[]王昶:《春融堂集》附录[]严荣、瑞唐编《述庵先生年谱》“(乾隆)十三年戊辰二十五岁,五月见惠定宇秀才栋”。 

  [41]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王兰泉先生》,第64页。 

  [42]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履二斋集·元和惠征君定宇》甲戌 

  [43]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王兰泉先生》,第65页。 

  [44] []王昶:《春融堂集》卷三十《与惠定宇书》。 

  [45]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三《易汉学跋》。 

  [46]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五《惠定宇先生墓志铭》 

  [47]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三《惠氏周易述跋》。 

  [48] []阮元:《揅经室集》上册,二集卷三《诰授光刑部右侍郎述庵王公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24页。 

  [49]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五《惠定宇先生墓志铭》。 

  [50]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卷下《芍药》,《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45页。 

  [51]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一《周易孔义集说序》后惠栋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51页。 

  [52]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二《马相如遗稿序》后惠栋评,《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70页。 

  [53]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二《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67页。 

  [54] []卢见曾:《雅雨堂文集》卷二《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3册,第467页。 

  [55] []钱大昕著:《潛研堂文集补编》不分卷《与王德甫书一》, []钱大昕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先生全集》第10册,第28页。 

  [56] []惠栋:《周易述》卷首[]惠承绪:《周易述序》,德州卢氏雅雨堂刻单行本,乾隆二十七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57] []惠栋:《松崖文钞》卷二《秋灯夜读图序》,《聚学轩丛书》本。 

  [58] []惠栋:《周易述》卷首[]惠承绪:《周易述序》 

  [59] []惠栋:《周易述》卷首[]卢见曾:《周易述序》。 

  [60] []惠栋:《周易述》卷末[]惠承绪:《周易述跋》。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街五号 邮编:100732 网站主页

E-mail: hbliu@cass.org.cn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