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新见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道经叙录

发布日期:2020-08-28 原文刊于:

新见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道经叙*

 

 

 

道教作中国本土宗教,其发展与传播的历史,向来备受学者关注。随着敦煌吐鲁番地区出土文献不断刊布,中古时期该地区的道教传播问题,也日益得到重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道经,主要分藏于德国国家图书馆、日本龙谷大学、日本书道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及新疆等地。其中德藏文书、日本龙谷大学藏大谷文书和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文书,近年来都已陆续刊布,并有中国学者编的总目以供大家索引,甚是方便[1]。大渊忍尔与王卡二位先生在整理敦煌道经时,也曾对部分吐鲁番道经进行过考订[2]。荣新江、雷闻二位先生对唐代西州的道观、道教活动进行过全面探讨,对唐代西州道教的传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并兼及部分重要道经残片[3]。郜同麟先生近来也对部分吐鲁番道经残卷再做辨析[4]。但相较于敦煌地区道教研究的丰富,吐鲁番地区道教的相关讨论则受限于材料,而未能完全展开。

2015年迄今,笔者参加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的整理工作,新比定出了不少道经。旅博藏吐鲁番文书与大谷文书同一批材料,均属当年大谷探险队在吐鲁番等地所得。此前日本学者已对这批文书中的部分道经残片做过整理[5],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仍有许多道经残片未能公布。据笔者的统计,目前吐鲁番出土的道经中,旅博藏品的数量居于首位[6]。不过由于这批材料都是在遗址废墟中挖掘所得,其保存形态基本以碎片主,在辨认和性质的判定上,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现将这批新见的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道经叙如下[7]

 

与敦煌道经相似,吐鲁番道经也以灵宝经的数量居多,这大概也是唐代道经流传的基本状况。其中,被视古灵宝经首经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简称《赤书真文》)约出于东晋,《正统道藏》(简称《道藏》)全文收,敦煌道经有S.5733Дx.1893两件写本,均不全。此前所知吐鲁番道经只有LM20-1453-18-05Ot.8116r两件,均出于吐峪沟,同一写经,但无法直接缀合[8]。新见旅博所藏吐鲁番道经中有5件亦属此经。其中LM20-1496-08-05仅存2行,该经阐述“地发二十四应”之第十三、十四,楷书精美,并有乌丝栏,录文如下:

(前缺)

1     [冬夏生]華結實[茂無有凋傷十四者四氣]

2     [調和灾]疫不行天[人悅慶無有天年十五者]

后缺

LM20-1507-1086中下1LM20-1520-36-12各存2行,楷书,但栏线不太清晰,与Ot.8116r大致可缀合,内容经中西方白帝灵宝七炁天文化生黑帝炁,但与传世本有个别异文;另外LM20-1506-0868左下和LM20-1493-38h3-05各存4行和5行,楷书,有乌丝栏,均似与可缀合的三件同一写本。大致拼接后录文如下:

(前缺)

1     少陰之氣化生太陰五氣[玄天主小劫申]

2     大劫酉[9]陽氣之極百六乘九[黑帝行佩此文]

3   [度甲]申大水洪[灾以黑]書白繒[寸佩身]

4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老君符命

(中缺)

1     [東方安寶華林青][始老號日蒼帝姓爓諱]

2     [開明字靈威仰頭]青精玉冠衣[九炁青羽]

3     [飛衣常駕蒼龍建]旗從神甲[官將九十]

4     [萬人其精始生上]東方青[牙九炁之天中]

(中缺)

1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號曰黃帝姓]通班諱[]

2     [氏字含樞紐頭戴黃精玉冠衣五]色飛衣

3     [駕黃龍建黃旗從神戊己官將十]二萬人其

4     [精始生上號中央元洞太帝之天]中爲鎮星

5     [下爲嵩高山上出黃氣下治地]其煙如雲

(后缺)

古灵宝经中流传较广的《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在敦煌文书中存有18件,其中P.2606完整,只是卷首微残。作中古时期流传最广的古灵宝经,《度人经》在北宋时还被宋徽宗列为众道经之首,甚至将其扩充六十一卷本通行于世。此经造作可能受佛教影响,突出“度人”的内容,但仍是强调个人的修行度人。此经在旅博中新比定出11件,分属此经不同片段,均为楷书,有乌丝栏,分别录文为如下:

LM20-1520-27-165行,见于P.260611-15行:

(前缺)

1     [遍南方无極]无量[至真大神无鞅之眾浮]

2     [空而至說經]遍西[无極无量品至真大]

3     [神无鞅之眾]空而[說經四遍北方无極]

4     [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

5     [五遍東北无]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眾]

(后缺)

LM20-1461-11-074行,见于P.260614-17行:

(前缺)

1   [四遍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

2   [浮空而至說經五遍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

3   [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經六遍東]南无

4   [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眾浮空而]至說

后缺

LM20-1503-c1754行,见于P.260632-35行:

(前缺)

1     [授於我當此之時喜慶難言法事粗]諸天

2     [復位倏欻之間寂無遺響是時天人遇]值經

3     [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無有中傷傾土]歸仰

4     [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盜不

后缺

LM20-1456-17-13LM20-1462-14-05前后可缀合成6行,但下部仍残泐,文字内容见于P.260647-52行:

(前缺)

1     [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

2     政可伏御地秖束縛[魔靈但卻死而已不能]

3     更生輕誦此章身則被[供養尊禮門戶興]

4     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緣[萬灾不干神明護門斯]

5     經尊妙獨步玉京[人無量爲萬道之宗巍]

6     巍大範德難可

后缺

LM20-1498-28-033行,见于P.260698-100行:

(前缺)

1     [東方无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无[量度人南]

2     [方无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无量度人西方]

3     [无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无量[度人北方无]

后缺

LM20-1461-26-114行,见于P.2606147-150行:

(前缺)

1     [化上清無量之奧深不可詳敷落神][]

2     [天人今日欣慶受度歷關諸天請滅]惡斬

3     [絕地根飛度五戶名列太玄魔王監]舉无

4     [天門東昇主筭西昇記名北斗落死][昇上]

后缺

LM20-1497-37-024行,见于P.2606158-161行:

(前缺)

1     神公受命普掃不祥八威吐[毒猛馬四張天丁]

2     前駈大師仗幡擲火万里[流鈴八衡敢有干]

3     []臣遏上真金鉞前戮臣[天後刑屠割鬼爽]

4     [風火無停千千]截首万万[剪形魔無干犯鬼]

后缺

LM20-1508-12434见于P.2606233-236行,“民”未避讳:

前缺

----------------------------------------------------------------(纸缝)

1     [天灾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

2     [賴其福難勝故曰無量普度天]

3     [道言凡有是經能爲天地帝主兆民]是功

4     [德有灾之日發心脩齋燒香誦經十過皆]

后缺

LM20-1455-03-053见于P.2606247-249

前缺

1     上九 [飛生自騫 那育鬱馥 摩羅法輪]

2     霐持无鏡 [覽姿運容 馥朗廓奕 神纓自宮]

3     利禪 [婆泥咎通 宛藪滌色 太眇之堂]

后缺

LM20-1461-09-164行,见于P.2606249-252行:

(前缺)

1     刀利禪[ 婆泥咎通 宛藪滌色 太眇之堂]

2     流羅梵萌 [蕭嵎 易邈無寂 宛首少都]

3     阿濫郁竺 華莫[ 九開自辯 阿那品首]

4     無量扶蓋 浮羅合神 [玉誕長桑 栢空度仙]

(后缺)

与度人观念有关的灵宝经还有《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该经已散佚,但《无上秘要》卷四七、《云笈七籖》卷一〇一与一〇二及《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中摘引诸多佚文,可供勘定。大谷文书Ot.3289rOt.5050rOt.5790r该经同一写本,但无法缀合。目前旅博藏新见4件,均为楷书,有乌丝栏,现录文如下:

LM20-1521-27-18+LM20-1520-29-06共存3行,见于P.3022v31-33行:

 

(前缺)

1    [出度人元始天尊以我因緣]之勳錫我太上

2     [之號封鬱悅那林昌玉臺天帝]王位登高聖

3     [治玄都玉京實由我身尊承]靈寶真文

后缺

LM20-1520-37-113行,见于P.3022v45-47行:

(前缺)

1    [即滅一退遂經]三劫中[值火劫改運元慶又]

2     [寄胎於]洪氏之[上天以其先身好色]

3    [故轉爲女子][其先好色之願以朱陵元]

后缺

LM20-1501-23-043行,见于P.3022v61-64行:

(前缺)

1     座長[林枯桑之下衆真侍座分校倉元寶録]

2     靈寶真文[天交灌香華妓樂流精月水无]

3     鞅數種[光明洞達映朗十方是日那臺正於]

       后缺

同佛教类似,道教也用科仪戒律来规范道士的日常行为。目前在旅博也新见数种科仪戒律道经。其中LM20-1522-15-13LM20-1461-11-14均为《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分别存经文2行和3行,楷书,有乌丝栏,内容起首的“智慧上品十戒”,是中古道教规范道士行为的重要戒律,也是灵宝经中的重要道经。此经在《道藏》中题作《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在敦煌文书中也有数件此经写本,而新见的2件残片内容分别见于P.24618-9行和11-13行。刘屹先生曾对此经所出时间等问题有专门研究[10]。另外,LM20-1461-11-14的内容在《无上秘要》卷三五(云出《大戒经》)、卷四八(云出《金经》)和卷五〇(云出《大诫经》)皆有。但该件文字与《道藏》本和敦煌本皆有差异,其中“生人间”在《道藏》本及敦煌本中皆作“生人中”,而“诫”在敦煌本中作“戒”,但在传世本中作“诫”,从文意来看,该件文字更通顺。现分别录文如下:

LM20-1522-15-13

(前缺)

1  天尊告[上道君曰今當普宣通法

2  音開悟[生爲諸男女解災卻患請

(后缺)

LM20-1461-11-14

(前缺)

-------------------------------------------------------------------(纸缝)

1    生人間[輪聖王修齋求道皆當一心請奉十]

2     誡諦受[勿忘專心默念洞思自然勿得雜想]

3     [亂形神能如是者便當靜聽]

后缺

而新近发现的LM20-1520-36-18《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卷下,与《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相关,也是灵宝经当中重要的戒律道经。本件内容只在该卷里多次可见,但无法确定其确切位置,其录文如下:

(前缺)

1   ]□□□□□□□[

2     ]女人修奉智慧[

后缺

中古道教科仪,以《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比较常见。此经在敦煌文书中存有10件,部分写本还有传世本不存的中题。据新近比定的结果,此经在旅博藏有7件,其中LM20-1457-32-04LM20-1494-23-01在《选粹》中收录但未定名(157203页),都築晶子则比定出了LM20-1494-23-01[11]。其具体情况及录文分别如下:

LM20-1457-32-047行,楷书,有乌丝栏,文字内容见于《道藏》本第23-29行,“治”、“世”未避讳;

(前缺)

1     說罪福宿[因緣善惡報應解拔苦根誡人]

2     治行身入光明遠惡[就善終歸福門其法弘]

3     普廣度天人生死蒙[惠免脫八難身超三界]

4     受慶自然世世[樂享祚無窮今以相告密]

5     遵之焉

6     上智童子[前進作禮長跪稽首上白天尊言]

7     [今所普見諸天福堂及無極世界地獄]

后缺

LM20-1490-14-035行,见于《道藏》本第32-36行,“世”未避讳:

(前缺)

1     [緣死入擭湯無復]人身[生世何緣死循劍樹]

2     [風刀往還生世]緣頭面[燎頭戴火山生]

--------------------------------------------(纸缝)

3     [世何]身无衣服鐵杖負[生世何緣身被]

4     [髡截]石無閑生世何[死受鎖械幽閉三]

5     [光生世]何緣駈馳[若極食息無寧生世何緣]

后缺

LM20-1494-23-01LM20-1462-31-09LM20-1468-23-03同一写本,只是中部残泐,存9行,楷书,有乌丝栏,见于P.273012-20行,大致缀合后录文如下:

(前缺)

1     [明真科曰生世好學脩行經教吞精]咽炁恒

2     [無殆倦持齋服御吐納自練積功]德名書

3     [上清致得屍解下仙遊行五岳後生]人中更

4     受經法爲[人師宗轉輪道備得]仙白日

5     飛行位及[高真]

6     明真科[曰生世練真服御神丹]五石鎮生神

7     寶五宮[功微德俠運未昇天]身受滅度而骸

8     骨芳盈億[劫不朽須神返形]便更受炁還生

9     人中智慧[聽達逆知吉凶通靈徹視役]使鬼

10   [                               ]

后缺

LM20-1490-08-123行,楷书,有乌丝栏,见于P.273028-30行:

(前缺)

1     ]受師宗命過]昇天[爲太上之賓後生人中得]

2     [爲人]尊三界所敬鬼[神所稱門戶清貴天人]

3     [所欣]此而學宗受[大經脩齋持誡廣建福]

后缺

LM20-1520-30-141行,楷书,有乌丝栏,见于P.273031行:

(前缺)

1 [田功滿]足克得神仙

(后缺)

道教戒律经典还有LM20-1468-20-02《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存经文6行。此经也是中古时期比较重要的道教戒律经典,在敦煌文书中存3本件文字见于P.246880-85行的十善劝戒部分,楷书,有乌丝栏。现录文如下:

(前缺)

1     []女賢[儒不更諸苦]

2     戒曰勸[助齋靜讀經令人世世不墮地獄即]

3     昇天堂[禮見衆聖速得反形化生王家在意]

4     所欲玩服[足七祖同歡善緣悉會終始榮]

5     樂法[運至將得仙道]

6     戒曰[助衆人經學令人世世才智洞達動]

后缺

此外,LM20-1468-18-02《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简称《定志通微经》)吐鲁番地区新见,残存3行,楷书,有乌丝栏,天尊听闻十戒后的诵言:

      (前缺)

1  [                               ]

2  [此法實玄妙,免汝九祖役。是其人不授]令人與道隔。

3  [非人而趣授,見世被考責。死墮三塗苦,萬劫悔]無益

      (后缺)

此经在敦煌文书中只有一件残本P.5563,有武周新字。另外,有意思的是,在敦煌文书S.6454《十戒经》上有后来抄写上去的两句话:“此法实玄妙,免汝九祖役。是其人不受,令人与道隔。非人而取受,见世被者责。死堕三涂中,可切阻□益。”文字与《定志通微经》只是略有差异,但《十戒经》中最重要的十戒其实就是源自《定志通微经》,吴羽先生业已指出S.6454《十戒经》盟文中也有源自《定志通微经》的词句,认为通过勤修经戒能避免轮回之苦,是十戒在修道成仙宗教实践中的功能[12]

《十戒经》作为初入道者被授予的戒律,也在新近整理中发现了1LM20-1520-26-08,只残存3行,楷书,有乌丝栏,主要劝诫与人相处的三条准则,其录文如下:

(前缺)

1     [][則孝於親]

    2     人友言[信於交]

    3     [][則和於室]

后缺

中古时期的道经受佛教影响较大,其中《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在唐代比较流行。此经所出较晚,《道藏》收有完整十卷本,经义内容当与佛教因果业报的思想有关。此经在敦煌文书中有25件,但其中文字同传世本差异颇大。旅博藏有7片,其中LM20-1506-0748-中左卷一,存2行,楷书,有乌丝栏,文字见于台北472148-50行;LM20-1521-25-22卷九,存2行,楷书,有乌丝栏见于S.8617-9行。另外5件皆与传世本差异最大的卷六部分,内容“慈济品”中太上道君劝戒普济真人,而解说数位贤者恒行慈悲而被其授予经法修行成道的故事,而且从字迹来看,这5应为同一写本。其中LM20-1462-36-04LM20-1456-35-20不能直接缀合,但上下仅隔一行,楷书,有乌丝栏,文字内容见于P.238723-29页;LM20-1450-23-01LM20-1456-29-15LM20-1467-20-03则可以直接缀合,楷书,有乌丝栏见于P.238734-45行。此外,LM20-1467-20-03《西域考古图谱》著录,吐峪沟出土,且有传世本不存的品题“太上业报因缘经救护品第十五”,《选粹》收录并比定(203页)。这7录文如下:

LM20-1506-0748-中左:

(前缺)

1    [見有國王列百寶座]講說大乘晝夜[絕敷]

2    [揚妙義見有國王親]率大臣來就觀[中捨施]

(后缺)

LM20-1462-36-04LM20-1456-35-20LM20-1450-23-01+LM20-1456-29-15+LM20-1467-20-03

(前缺)

1     女授與此[13]經修[行十三年金芝生庭鳳凰下]

2     侍天衣自來又六[14][年吾]遣太玄童子乘一

3     輪之車下迎昇于[]天中爲玉圖先生又

4     清淨王夫人常行布施慈[15]濟衆生一[百年]

5     中吾上元[][神真經度爲女冠得]

6   []六年吾遣[化童子吐火鍊形反其童顏]

(中缺)

1     授與[此經奉行七年勤苦]加十七年中

2     生蓮花一莖[16]千葉[17]于丈一一[18]葉間皆有

3     經文及寶函寶韞[19]名香仙藥玉童玉女捧接

4     飛行遍滿左右奇妙難思王子精誠心轉堅

5     固四十年吾子度爲道士授與昇

6     玄妙經晝夜勤修七百年中吾遣[20][天使者]

7     以八鳳之輿下迎爲九天仙人如斯等[21][]

8     沙之數不可得言汝等男女但能廣行[]

9     念度[22]衆生无大无小我悉知之汝輩男女但

10   有始无終或不能勤苦暫時還退功行未徹

11   子宜勤之子宜勤之[23]

12   太上業報因緣經救護品第十五[24]

(后缺)

LM20-1521-25-22

(前缺)

1     []天女已七千[歲王子期者斷穀不食獨生]

2     [空山]不修[六十年化爲青石後三十年]

后缺

参考佛经而作的道经,还有LM20-1454-29-10《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此经一般被认为是道教三元斋的经典来源。唐玄嶷《甄正论》称“道士刘无待造,以拟盂兰盆”,吕鹏志则指出此经可能是参考了《佛说盂兰盆经》和《三元品戒经》而创立的仪式[25]。该经在今《道藏》中为注释本,敦煌文书只有S.3061,首残尾全,与传世本文字略有差异。而LM20-1454-29-10残存6行,楷书,有乌丝栏,最后两行则见于S.3061前两行,可做对勘,录文如下:

       (前缺)

1  [牽五]爛壞[頭面燋燎鑊湯煮漬萬痛切]

2  金槌亂考[26][渴飲火精[27]]

3  曳三塗八難[28][道君稽首上白天尊]

4  未審此輩罪[人生世之日行何罪業作何因]

5  緣受斯楚毒[29][伏願天尊賜垂訓勵告所未聞]

6  [30]開悟仰[受聖恩]

   后缺

洞渊部的经典主要《洞渊神咒经》。此经出于东晋末,是一部集中体现江南地方性鬼神信仰,但更系统经教化的道经,也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传较广的道经。唐前期编十卷,而唐末则被续二十卷,《道藏》本亦二十卷。敦煌已发现该写本30余件,基本十卷本(也曾发现卷二十的唐末写本),与《道藏》本有较大文字出入。旅博藏有3件,其中LM20-1493-14-05残存4行,楷书,有乌丝栏,卷三写本,敦煌本尚未发现,文字相当于《道藏》本卷三第160-164行,文字略有差异。录文如下;

      (前缺)

1    []三洞[之人不令疾病也若人]

2    [31]忿怒[32]法師[辱欺打圖謀殺害者此人]

3    []亡滅[33]七劫[無形託風倚雨依塵附草令萬劫]

4    []復人等護[助此三洞法師若有不信吾言者]

      后缺

另外,LM20-1470-22-01+LM20-1497-06-03同大谷文书Ot.8104r可以直接缀合,存23行,楷书,有乌丝栏,《洞渊神咒经》卷六写本,其中有武周新字“圀”,吐峪沟出土,文字同于敦煌本S.93069-91行,与《道藏》本出入颇多。《选粹》已收录并比定出LM20-1470-22-01208页),都築晶子也曾将LM20-1470-22-01Ot.8104r作过拼接[34]。另外,赵和平曾怀疑Ot.8104r可能与P.3233P.2444长安宫廷官监写本[35],王卡则认此件与S.930笔迹近似[36]。现录文如下,画横线部分为新拼接的LM20-1497-06-03

(前缺)

1   道言復有廿万赤索鬼鬼[王自首領卅九万]

2     汝鬼春來取男子秋若取女[子冬便取小口]

3     夏來取老公晝日在水中[來伺人家或取]

4     六畜牛馬行其火毒令人[貧窮疾病病不]

5     可治日日來取人自今以[汝速馳走若今]

6     不去者汝各各頭破作十二[分鬼王被誅也]

7     道言中國甲子之旬有白下[鬼三万頭鬼王]

8     名赤都遊逸天下行七十八[病病不可治也]

9     令人狂走妄語下痢臃腫下[血出而]

10   死炁息不定烏鵲遶人宅中此[則鬼也亦令]

11   下國主大臣暴死死不以理[男女多重病]

12   今以去汝等鬼王攝汝鬼[兵不去者汝死]

13   頭破作卌八分矣。

14   言甲戌之年有赤壁鬼鬼[身長八千丈卌]

15   九万億人爲一群化爲大魚長[七丈二尺]

16   三寸者化爲飛烏百萬而飛行[天下行卒死]

17   炁令天下兵起犯人刑口[舌妄來門門]

-------------------------------------------(纸缝)

18   病痛此鬼等所爲鬼王怨珠急[汝下兵自]

19   今以後斥走万里若不去者汝[頭破作三]

20   千分矣

21   言甲午之旬年中圀有黃[鬼鬼王名赤]

22   []馳則赤烏九千万人入[人宅中取人]

23   [小口]老人[行萬種病病炁重多土公雲中自]

(后缺)

隋唐时期,重玄思想较流行。《老子》中“玄而又玄”理论被不断阐发,由此造作出一批新的道教经典。其中《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简称《升玄内教经》)多被传抄。此经原十卷,《道藏》仅存卷七注疏本。敦煌文书中则保存了此经28件写本,万毅对各写本卷数问题已有考证,基本已将此经复原[37]。旅博藏有确定的11件此经残片,均楷书,有乌丝栏,都築晶子已将其中5件的LM20-1499-19-04LM20-1465-02-03LM20-1498-36-02LM20-1498-32-05LM20-1498-32-04Ot.4395r做过缀合,缀合后的内容该经卷九中的无极九诫[38]。另有5LM20-1468-33-01aLM20-1509-1569左二中、LM20-1463-25-03LM20-1508-1274LM20-1498-37-04都築晶子缀合的数件同一写经,也均属卷九“无极九诫”的内容,但有些无法直接缀合。将其全部缀合后录文如下:

(前缺)

1     物拾貴[取施執持兵器興用非法不知動入]

2     罪網不能[自覺手過之罪罪之莫大不自手]

3     犯不得教令於人攝意持[戒終身奉行是吾]

4     太太上上太一第四誡也

5     第五誡曰目不得視非道[非法非義榮華容]

6   [飾淫視女色]照曜盈目[貪欲洋溢琦麗珍寶]

7   [淫邪妖孽不正之色目爲心候主收百凶來致]

8   []毒罪舋臻[集一皆目致心目口手致殃禍]

9   []動爲禍端[收罪之首心目口手致罪之府]

(中缺)

1     []

2     第六誡曰耳不得[五樂淫聲妖孽辭]

3     正亡國妖偽之樂无有厭足不知動[入罪網]

4     不能自覺[]之罪罪亦復大不自耳犯不

5   []教令於[人攝意持誡終身奉行是吾太太]

6     上太一第[六誡]

7     第七誡曰鼻不得貪香惡臭妄察善惡[]

8     動入罪網不[能自覺鼻過之罪罪亦爲次不]

9     自鼻犯不得教令[於人攝意持誡終身奉行]

10   是吾太太上上[一第七誡也]

11   第八誡曰足不得[妄蹈非義不踐非法不涉惡]

12  [履非妖淫境界不][動入罪]网不[能自覺足]

13  [過之罪罪亦爲次]自足犯不得教令[]

14  [攝意持誡終身奉行是]太太上上太一[]

15  [誡也]

16  [第九誡曰身不得放情]任意強[興神器功非其]

17  [敵精散神消三炁亡]放情縱恣无有[]

18  [不知]入罪冈傾宗滅族不能自覺如斯

19  [罪罪之]莫大不自身犯不得[令於人攝意]

20  [持誡]終身奉行是吾太上太上太一第九[]

(后缺)

此外,LM20-1458-20-12也是该经卷九的无极九诫,存7行,看不清栏线,抄写有第四、五诫,但此件有明显烧过痕迹,与上面缀合并非同一写本,现录文如下:

(前缺)

1    [犯不得教令於人攝意持][終身奉行]

2    [是吾太上太一第四]

3    [第五誡曰目不得視]非道非[法非義榮華容]

4    [飾淫視女色照曜][欲洋溢琦麗珍寶]

5    [淫邪妖孽不正之]目爲心[候主收百凶來致]

6    [禍毒罪舋臻集一]目致心[口手致殃禍]

7    [主動爲禍端收罪之首]目口手[罪之府]

后缺

最后,还有一件LM20-1460-25-01残存3行,楷书,有乌丝栏,文字见于P.2466《大道通玄要》摘引的该经卷一。同时,LM20-1460-25-01与此前未定名的Ot.4410r字迹极相似,且Ot.4410r3见于《大道通玄要》摘引该经卷一的第1行,故LM20-1460-25-01Ot.4410r同一写经。另外,中村不折所藏4件吐鲁番道经SH.174-3-6 + SH.174-3-4 + SH.174-3-3 + SH.174-3-5该经卷一,且内容衔接在LM20-1460-25-01之后,字迹也有一定相似,但暂时无法肯定两者是否同一写本。现录文如下:

(前缺)

1   [二當於真於]是堅[信不轉]

2   []建志誓必得道

3   奉戒防身口意惡

后缺

重玄思想的传播,除《升玄内教经》之外,更流行的是《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此经据唐玄嶷《甄正论》所称,系隋道士刘进喜造《本际经》五卷,唐李仲卿续成十卷,所以是我们了解隋唐道士对于重玄思想阐发认识的珍贵材料。而且此经在唐代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唐玄宗曾颁布敕令,“令天下诸观自来年正月一日,至年终己未,常转《本际经》”[39]。可惜原书约于元代缺佚,传世本仅存卷二《付嘱品》和同卷二但单行流传的《元始洞真决疑经》。敦煌文书中存《本际经》唐写本一百余件,万毅曾做过复原及解说[40],叶贵良也有辑校成果[41],目前除卷八外,十卷本系统的《本际经》基本已复原。旅博藏有7件,均楷书,有乌丝栏,LM20-1465-20-07LM20-1468-33-02均为卷一,文字内容有重叠,分别存经文4行和3行,见于P.337159-62行和59-61行;LM20-1452-04-23LM20-1464-33-04LM20-1456-01-03均为卷二,分别存经文4行、5行和3行,见于P.23936-9行、第8-12行和倒数第7-9行,其中前两件文字内容有重叠;LM20-1460-37-14存首题及1行正文,正文见于P.2795此经卷三的第1行,但首题略有不同,估计该经五卷本系统写经[42]LM20-1452-05-17卷四,经文存2行,见于P.2470216-217行。就这7件而言,因有文字内容重复的情况出现,所以可以确认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不同抄本。其录文分别如下:

LM20-1465-20-07

(前缺)

1    [無有還期]受報幽牢[]閉重㨫晝夜拷掠[]

2    [覩三光]抱銅柱形體燋傷或上刀山痛

3    [難忍]冥長夜萬劫無出縱得[生還爲六]

4    [畜非人之類永失][道汝等四衆廣加開化]

(后缺)

LM20-1468-33-02

(前缺)

1    [无有還][]報幽[牢緘閉重㨫晝夜拷掠不]

2    睹三光或抱銅柱[體燋傷或上刀山痛毒]

3    難忍冥冥長[][出縱得受生還爲六]

(后缺)

LM20-1452-04-23

(前缺)

1    [微妙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國][光中演出種]

2    [種異音各隨風俗聞]皆解宣說[諸法悉是]

3    [無常苦惱穢惡无自]在者須臾變[猶如夢]

4    [幻汝等咸應生厭離]雖復天仙壽億[萬劫]

后缺

LM20-1464-33-04,“世”未避諱:

(前缺)

1    [無常苦惱穢惡無自在者須央][]猶如[]

2    [幻汝等咸應生厭離想雖復]神仙[43]壽億萬

3    [終必死壞三清眾聖念念無]是故世間無

4    [可保者吾今所以爲汝等故]權應現身[]

5    [汝等並得開度諸未度者爲]後世緣[]

(后缺)

LM20-1456-01-03

(前缺)

1    [斷絕]倒想戀著心    消除諸見滅[耶取]

2    [太上道]君告四座曰汝等當知一切[諸法皆]

3    [空寂相]生死道場[性无]差別[不應妄生去來]

(后缺)

LM20-1460-37-14

   (前缺)

1  [太玄真一本際經]聖行品第四[44]

2  [三天大]師正一[真人張道陵時游繁陽大]

   (后缺)

LM20-1452-05-17

(前缺)

1     清虛了无[知有非有安位中道正觀之]

2     [半處於自然道業日新念念增益]

后缺

隋唐之际造作并且与《本际经》内容相似的道教经典还有《无上内秘真藏经》。此经十卷皆存于《道藏》,而敦煌文书中仅俄藏Дx.2774A存其卷题“真藏经卷第一”,另P.2467《诸经要略妙义》有此经八卷节本。旅博藏有1LM20-1491-02-04,残存5行,楷书,有乌丝栏,经卷一写本。对照节本及传世本,此件应全本残片。其录文如下:

      (前缺)

1    是時大[衆聞深法已悉會道真皆得解脫得]

2    解脫已[得道心得道意得道眼得道聲得道]

3    香得道[味一切悉通達]

4    復次仙靈童[子從座而起伏地閉目上白天]

5    尊一切諸法皆[具十二種印唯願大慈開演]

      后缺

此外,都築晶子曾依据《道藏》将LM20-1464-21-13比定《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45]。此件残存经文见于《道藏》本卷四,但此经在唐代应上下二卷本,故本件当此经卷下的内容。只是本件毕竟残片,暂时无法遽然断定,这是否就是原经写本或道教类书的摘引。同时,在敦煌道经中存两件此经的同一写本Дx.5913P.2431),内容对应《道藏》本卷二,也应唐时期此经卷上的内容。

 

除了以上已经辨认出的道经以外,还有几片未能比定的残片,分别介绍如下。

LM20-1452-09-03残存6行,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

2    ]

3    ]經云[

4      ]大劫運[

5    ]天神[

6      ][

后缺

3行作“经”,疑此件道教类书。

LM20-1458-14-154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一二月爲[

2     ]政威神光明勝[

3    ]陽事亦如人[

4      ]魔天[

后缺

3行有阴阳事”,应与道教信仰有关。

LM20-1458-24-04残存4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

2   天中其婦[

3   乏救䘏天人[

4   受書今[

后缺

3行出现天人”,道经的残文

LM20-1461-21-10残存3楷书无栏线《选粹》已收录但未定名203):

(前缺)

1    ]五億諸天三清上境[

2    ]開曉等一光明日月潛[

3    ]對地獄寧閑奇[

后缺

其中可辨识出三清上境地狱等语故而也应是与道教相关的经典。

LM20-1464-25-18残存3楷书有乌丝栏应属于某经的偈语部分

(前缺)

1    ]无量言  [

2    ]次説手神  [

3    ]上天尊  [

(后缺)

LM20-1466-04-085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万七千人即是[

2    ]見自宿命此經功德不可[

3    ]有邊際説不可盡[

4    ]仙童玉女將諸眷屬十[

5    ]令諸魔異道不得其[

后缺

其中有此经功德仙童玉女诸魔异道等语故也应道教经典。

LM20-1466-09-066楷书无栏线

(前缺)

1              ]貪負寶負無

--------------------------------纸缝

2          ]是以真人高録重契

3      ]所誤而況於凡夫是

4            ]來生錬其真文圖

5           ]面分布三部流[

6             ]□□[

后缺

其中有负宝真人真文图等语故也应该是道经的残文。

LM20-1494-09-05残存4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

2  ]衣一不祥早起瞋

3   ]祥夫妻晝合

4      ]□□

后缺

残文与梁陶弘景撰《养性延命録》卷上杂诫忌禳害祈善篇论述六不祥七痴内容相同但文字有些许差异。此外,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一二和《医心方》卷二七引《养生经》也有相同内容。综上,本残片疑《养性延命録》的早期写本,或与此相关的论述道教养生的经典。

LM20-1501-08-01残存2行,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

2     空白日[

        后缺

2行“乘空白日”,见于《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卷下和《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但第1行辨识不清,无法判断到底是哪部道经。

LM20-1506-0766上右残存4行,楷书,无栏线

(前缺)

1    ]□□[

2    ]脫受諸[

3    ]除九幽釋散[

4    ]一切天人我[

后缺

其中“九幽释散”见于杜光庭《太上黄斋仪》卷五八“忏禳疾病方忏”,所以此件可能唐时期的黄録斋仪。

LM20-1520-37-02残存4行,楷书,有乌丝栏:

(前缺)

1   ][

2   ]論天地[

3     ]危長短[

4       ][

后缺

其中出现论及天地的词语,但无法找到确切道经依据,只能暂时归入失题道经残片。

 

附论:

本文依据荣新江先生旧文,将德藏MIK III 7484r《度人经》视为吐鲁番出土道经,但后来荣新江先生自陈瑞翾先生处得知此件道经应为焉耆Shorchuk出土,笔者也承蒙荣新江先生告知最新信息,故于此说明。在此也一并对二位先生表示感谢。

 

本文原刊于《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7卷,2017年,189-213页。    



*本文系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项目“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整理与研究”[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6JJD770006)成果”]成果之一。论文写作过程中获同项目诸位老师和学长的多方帮助,并得到刘屹教授的教示,以及荣新江教授提供的最新材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感谢。

[1] 陈国灿、刘安志主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荣新江主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包晓悦《日本书道博物馆藏吐鲁番文献目录》(上、中、下),分见《吐鲁番学研究》2015年第2期、2016年第1期、2017年第1期。

[2] 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编》,东京:福武书店,1978年;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荣新江《唐代的西州道教》,《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7-144页;雷闻《国家宫观网络中的西州道教——唐代西州道教补说》,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17-127页。

[4] 郜同麟《敦煌吐鲁番道经残卷拾遗》,《敦煌学辑刊》2016年第1期,34-50页。

[5] 旅顺博物馆龙谷大学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选粹》,京都:法藏館,2006年(以下简称选粹》,且只在正文中出页码);都築晶子等《大谷文书比较研究: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ァン出土文书を中心に》,《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第49集,2010年,6879頁。

[6] 参赵洋《唐代西州道经的流布》,《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3期,163-192页。

[7] 与《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残片已有细致整理,本文不再赘述,参见游自勇《吐鲁番所出<老子道德经>及其相关写本》,《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3期,139-161页。

[8] 都築晶子等《大谷文书の比较研究: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ァン出土文书を中心に》,72頁。

[9] “酉”,《道藏》本作“子”。异文的讨论与研究,参赵洋《唐代西州道经的流布》,168-171页。

[10] 刘屹《古灵宝经“未出一卷”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4期,93-101页。

[11] 都築晶子等《大谷文书の比较研究: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ァン出土文书を中心に》,79頁。

[12] 吴羽《敦煌文书中所见道教<十戒经>传授盟文及仪式考略:以P.2347敦煌文书》,《敦煌研究》2007年第1期,76页。

[13] “此”,《道藏》本作“真”。

[14] “六十”,《道藏》本作“十七”。

[15] “慈”,《道藏》本作“普”

[16] “莖”,《道藏》本作“具”。

[17] “葉”,《道藏》本无。

[18] “一一”,《道藏》本作“二”。

[19] “韞”,《道藏》本作“蕴”。

[20] “修七百年中吾遣禮”,《道藏》本作“苦”。

[21] “以八鳳之輿下迎爲九天仙人如斯等輩”,《道藏》作“倍”。

[22] “念度”,《道藏》本作“濟度一切”。

[23] “子宜勤之”,《道藏》本无。

[24] “太上業報因緣經救護品第十五”,《道藏》本作“救苦品第十五”。

[25] 吕鹏志《灵宝三元斋和道教中元节:<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考论》,《文史》2013年第1期,164-171页。

[26] “考”,《道藏》本作“拷”。

[27] 王卡在《中华道藏》有注云:“案‘萬劫’以下至此数十字,原本作注文。核诸前后文义,当作经文爲是。今改作经文。”然核对本件残片行数,应当还是注文是。

[28] “八难”,《道藏》本作“五苦”。

[29] “毒”,《道藏》本作“痛”。

[30] “共衆”,《道藏》本作“如蒙”。

[31] “其”,《道藏》本无。

[32] “此”,《道藏》本无。

[33] “滅”,《道藏》本作“滅門”。

[34] 都築晶子等《大谷文书の比较研究: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ァン出土文书を中心に》,77

[35] 赵和平《武则天已逝父母写经发愿文及相关敦煌写卷综合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19-20页。

[36] 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145页。

[37] 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试探》,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卷,199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71-73页。此外,刘屹先生也有一系列论文讨论《升玄内教经》的卷次及内容等问题,均已收入其文集《经典与历史:敦煌道经研究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17-213页。其中刘屹先生提出《升玄内教经》卷七注疏本中“理贯重玄,义该双遣”唐初重玄思想流行的背景下所做的注解,而十卷本《升玄内教经》本身并没有明显的重玄意味,《本际经》才是彻底的重玄思想作品(186-213页)。

[38] 都築晶子等《大谷文书の比较研究: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ァン出土文书を中心に》,75-77頁。

[39] 《本际经》的传播研究,可参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初刊,此据《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25-252页。

[40] 万毅《敦煌道教文献<本际经>录文及解说》,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367-484页。

[41] 叶贵良《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辑校》,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42] 异文的讨论与研究,参赵洋《唐代西州道经的流布》,171-175页。

[43] “神仙”,LM20-1456-01-03和敦煌本中均作“天仙”,《道藏》本作“神仙”。

[44] “第四”,敦煌本残存该卷首题均作“第三”。

[45] 都築晶子等《大谷文书の比较研究: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ァン出土文书を中心に》,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