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断代史>>宋辽金元史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辽史•国语解》“嗢娘改”条辨正

发布日期:2014-07-08 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3期
康鹏

  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国语解》(1974年版)“嗢娘改”条云:“嗢娘改上音丸地名。”“上音丸”三字系元朝史官为“嗢”所注音,意即嗢音丸。然而据《广韵》等韵书,“丸”字为胡官切,平声匣母桓韵,可以拟音为*ɣuɑn。“嗢”字则有两读,一为乌没切,入声影母没韵,音*uət;一为乌八切,入声影母黠韵,音*wæt(拟音参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下同)。“嗢”的两个读音均与“丸”字字音不合。那么,元人这一注音究竟在哪方面出了问题呢?

首先,《国语解》谓“嗢娘改”源自《太祖纪》,今检《辽史·太祖纪》,太祖三年十月己巳,“西北嗢娘改部族进挽车人”。此外,《辽史·百官志》、《部族表》亦均有“嗢娘改”部。可以确信“嗢”字并无讹误。

其次,因“嗢”有两读,故需辨明“嗢娘改”之“嗢”的读音。明人陈士元著有《诸史夷语音义》一书,内有《辽史·国语解》部分,陈氏在“嗢娘改”条下并未提及元人的注音,而是自注称“嗢,乌没切”(明万历刻《归云外集》本),亦即认为“嗢”音*uət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据箭内亘先生研究,“嗢娘改”在《辽史》中又作“斡朗改”,《元朝秘史》中作“兀良孩”、“兀良合”(参氏著《兀良哈及鞑靼考》,陈捷、陈清泉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此外,曾滞留金朝十五年的宋使洪皓,在其所著《松漠记闻》中记有“嗢热”国,该国在辽、金二史中又作“兀惹”。这说明在金元时期,“嗢”、“兀”二字字音相通。“兀”为五忽切,入声疑母没韵,音*ŋuət,故“嗢娘改”之“嗢”当为乌没切,这与陈士元的注音亦相吻合。

最后,笔者通过校对百衲本、明抄本、南监本、北监本及殿本《辽史》,发现诸本“丸”字均作“九”。“九”字显然无法与“嗢”勘同,无需赘言。据上文可知,金元时期,“嗢”、“兀”二字可以勘同,元代史官在纂修《辽史·国语解》时,实际上是用“兀”字为“嗢”注音。在随后的刻版、传抄过程中(至正初刻本的情况已无从知晓),由于“兀”、“九”字形相近,导致淆误。是故,《辽史·国语解》的原貌应为“嗢娘改上音兀。地名”。中华书局点校本不应将“九”字径改为“丸”,以致错上添错,愈行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