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学术研究>>古代社会史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会议纪要|“新莺初啼:云端论坛中国社科院大学专场第一讲”举行

发布日期:2020-10-30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常文相

202061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宋元明清制度、文化传承与融合研讨班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新莺初啼:云端论坛中国社科院大学专场第一讲”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苗计划学术沙龙第三期成功举行。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宋元明清制度、文化传承与融合研讨班以打通断代史区隔、拓展研究视域为创办宗旨,自20204月采用系列云端论坛形式推出以来,已顺利举办多场,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影响达至海外,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术品牌。本场论坛作为主办双方线上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的首次尝试,改变了原有教学与科研模式,使疫情期间未能返校的学生得以突破空间限制与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通过网络教学相长,别具一番新意。

 

论坛主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陈奕漩、李翔宇、王明天、上官婧琦及2019级本科生魏兆源五人组成,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青格力、乌云高娃、邱源媛、解扬、吴四伍、雷博以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赵莹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俞菁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向静等九位教师受邀担任点评嘉宾,并有幸请到双方领导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新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跣莅临指导,会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乌云高娃、王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袁宝龙主持。

 

王新清在致辞中讲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我们在此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讨等学术活动,可以说云端已经成为广大师生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五位发言同学都是史学研究的后起之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张跣在致辞中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建设发展整体思路概括为“识变”“谋远”“做实”六字方针,强调学院本科教育在目标定位上践行以学术为本,在方法路径上讲究深度融合,在培养过程上主张分阶段明确培养,在学术视野上提倡放眼国际。他在感谢与会领导、嘉宾对学院工作鼎力支持的同时,表示今天的论坛与其说是同学们展示学习成果的一次机会,不如说将其理解为专门面向本科生的一个高端学术训练平台更为恰当。乌云高娃在致辞中介绍了双方单位计划采取云端论坛形式开展本科教育合作的缘起,她特别感谢研讨班开办云端论坛以来得到的各方关注和支持,希望中国社科院科研机构和社科大能够一起努力,共同播撒学术的种子。简单的开幕式过后,进入论坛的主体环节。陈奕漩报告的题目是《北宋家法对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以募兵制为例》,他讲到,北宋朝廷创建家法的核心宗旨是“防弊”,即刹住内部篡权之风,结束外部分裂之局,同时家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始终不曾有确切的条文规定,这因而也为宋代君臣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现实利益加以解释发挥创造了有利空间。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此同家法的防弊之政间存在一定矛盾,变法最终失败亦应与家法构成的阻力有关。具体到造成北宋贫弱局面的募兵制,尽管王安石提出实施保甲征兵以为替代的种种优势,然朝政积重难返,其到底无法冲破祖宗之法的桎梏。

 

李翔宇的报告以《海洋之于东方,海洋之于西方——从屯门海战始末看东西方的海洋观念》为题,选取爆发于1521年的中葡屯门冲突作为切入点,透视其背后隐含的深刻影响中西历史演进路径及方向的海洋观念。他表示,1517世纪对东西双方来说均是发展中的关键节点,海洋之于中国,乃是其维系朝贡体系的介质,海洋之于西方,则是其进行殖民扩张的介质。屯门海战本质上表现出的是较为松散的古代东亚朝贡体系和以条约为载体的近代西方殖民体系的冲突,折射出文明比较视野下中西国家基本组织建构所受海洋意识影响的不同。以历史反观现实,在今天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平衡海陆关系做到优势互补至关重要。

 

王明天的报告《1718世纪准噶尔汗国对中亚地区的影响》,阐述了当时中亚东部地区历史概况、准噶尔汗国的由来及其西征对该地区政治、经济乃至地缘关系格局造成的重大影响。报告最后指出,准噶尔汗国统治时期,天山以北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局部地区兼有灌溉农业,天山以南则主要是以灌溉农业为主体的经济。随着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平定以及浩罕汗国的强大,中亚商贸重心逐渐东移,使得中亚与中国清朝统治下的天山南北地区、俄国统治下的西伯利亚地区联系加强。

 

上官婧琦在《“菰中”的指向——明清之际诗文中的“菰芦”书写与江南士大夫心态写照》的报告中,通过顾炎武《菰中随笔》引出对“菰芦中人”典故及书写模式的分析,认为其内涵从原先表示对江南人士的夸赞,到后来衍生出隐居乡野、远离政治的意象。同时,“菰芦”所带有的较强烈的地域色彩也在江南士大夫的群体文化认同中得到突显,成为明清易代之际特殊历史情势下他们用来表达坚守不仕心境的象征符号或是抒发对于“进退出处”复杂态度的隐微窗口。此外在个人书写中,“菰芦中人”可能还会偏向其他更为丰富的情感含义,使得这一典故在历史传承中仍旧充满活力。

 

魏兆源报告了《以国本之争与允礽废立为比较:试论明清的储君教育制度》,他注意到历史上的储君制度在明清两代出现了既相似又不同的一些变化,故试图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和清朝康熙年间的允礽废立这两个著名事件入手,探讨两朝的储君教育制度及其在现实运作中与皇权政治的关系。报告提出,大体上明清两代的储君教育都是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无论国本之争还是允礽废立,均折射出万历朝、康熙朝的朝政问题。明朝士大夫同皇帝之间的冲突,清朝旗权与皇权、汉人士大夫与满洲统治者、儒家意识形态与皇权专制主义之间的矛盾,都让储君成为牺牲品。

 

有感于五位同学的精彩报告,李国强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各位同学的发言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引证丰富,论述缜密,称得上才俊代出,后浪可畏。史学研究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还原事实,二是经世致用,要做好这门功课,就必须在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指导,在史论上加强学科融合,在史源上扩展资料来源。让我们大家以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共同迎接史学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针对五位同学的论文,点评嘉宾分别给出中肯、切实的评议指导。青格力表示,对卫拉特蒙古、准噶尔汗国相关历史的考察是在国际学界影响较大的研究热点,王明天的论文总体方向把握不错,但还应注意一些概念界定、史料辨析及背景知识呈现等细节问题,力求做到表述清晰准确。我们进行学术研究仍然要以基本史料为出发点,在中国西北边疆史及中国与中亚地区关系史领域深耕细作尤其需尽量掌握俄、蒙、藏、维吾尔、波斯等多种语言,在此基础上才能于各语种文献的互较中开展深度的问题解析,从而得出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赵莹波指出,李翔宇将东西方海洋观念比较作为考察重点,其对史料的采择利用颇为详实,论证的思维逻辑亦较清晰,但既然说到东方,就不妨在论述明代中国的海上经营防御外,适当加上当时日本、朝鲜方面的相关内容。这样,在同一时期的世界两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方开启了全球扩张的贸易远航,而另一端的中国和日本却不约而同倾向收紧国门,且后来日本又因重新开放转而走向富强,此间中日两国的不同结局同样更令人深思。另外,文章使用中文史料较多,还应该注意多搜集其他语种文献资料。

 

邱源媛在评论中提到,首先,国本之争与太子废立都是影响明清两代政局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前人也已做过不少深刻研究。魏兆源的选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从明清政治大势推演的整体脉络中抽绎出储君教育这一个案,由此切入,使所论问题既具有延展张力,又不乏史实支撑,在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的双向关照下得出认识。其次,本文很注意写作规范,这是步入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良好开端。相对而言,初学者虽能关注、吸收前人成果,但行文中对相关学术史的梳理尚不充分,在一些历史概念使用、表述的严谨性上也有待提高。最后,要想提升自身的研究层次,还需不断扩大阅读范围,涉猎更多满汉文史料。围绕此一问题继续深入挖掘,相信会有新的收获。

 

  解扬对于上官婧琦的论文点评道,作者能把论题同自己的读书趣向相结合,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寻觅端绪,且独辟蹊径,用解读诗词典故中符号化的文学意象的方式发掘士人的文化气质与精神世界,并将其着落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江南这一特定时空环境中,由此探求遗民群体关于进退出处的心态呈露及价值取向问题,既显专长,又见功力,实属不易。建议除了多方参考、借鉴前人研究外,还需要选取个案,更细致入微浸润到对研究对象的人生经历与内心情感的考索体察中,此外也应注意论文写作中时间线索的有效提示。至于另一篇魏兆源有关明清储君教育的报告,则还可考虑从经筵讲章的撰写、讲授等教育实践层面拓展研究。

吴四伍继续对魏兆源的论文提出改进意见,他认为文章题旨明晰,视域宽广,作者作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即有勇气挑战触及明清长时段皇权传承与交接、延续与转移这样宏大的历史叙事,显示出较优秀的学术研究潜质。当然,要做好史学研究,还须在深入思考并恰当处理论题的点和面、表和里上多下功夫。就本文所涉教育同政治的关系而言,若基于皇权运行以探析其实质意涵,当有更值得期待的内容呈现。

 

雷博和俞菁慧主要就陈奕漩的论文发表见解,他们主张,历史研究应保持宏大关怀,体现学者自觉,提倡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勇于面对重要、困难问题,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王安石变法即是理解北宋时期政治、经济诸多问题的关键和纽结,前人对此亦做过大量有价值的考论。发言人对这些研究的回顾与梳理尚有欠缺,于相关史料的溯源及批判方面也存在不足。再者,论文的结构搭建切忌面面俱到,要注意分清主次,抓住核心问题、要害问题深究细探。抛开对王安石变法的一般性叙述,本文意图揭示祖宗家法对新法的影响及二者间表现出的张力,内中的复杂关系实非“三不足”之说所能涵盖。

 

向静对上官婧琦论文的篇章结构及内容主旨表达了看法,她称赞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敏锐的问题意识与独到的人文修养,不过这种较为发散的思考方式又使得文章头绪繁多,议题不够集中。大致说来,作者对“菰中”意象的阐述偏好从文学角度追本溯源,探赜钩沉,并未单一沿循传统明末遗民史学研究的范式和立场。这种取向既有利于描画事态的深远意境,传递人物的丰富情感,又说明其自身在凝练核心问题的写作技巧上尚需推敲打磨。

 

最后,乌云高娃对几位同学的论文做出总体评析。她认为各篇主题大体来讲都比较宏大,涉及面过宽,因而不好把握,可适当做出一些限定,使讨论的话题更为集中。再者,正如前面诸位老师所说,学术史回顾不够也是初学者写作论文时遇到的常见问题,同学们应该对各自议题的前人研究有一清晰、系统的认识。此外在史料选择上,要尽量收集、利用第一手资料,而注释和校对问题同样是平时就该多加留意的。总之,通过多场云端论坛的开设,大家都学习到很多,收获了很多。现在论坛的影响力日广,这既是对倡办者的鼓励,也算是我们学人在疫情期间的一种责任担当。

 

  整场论坛历时四个多小时,节奏紧凑,气氛热烈。同学们的发言认真务实,展示出锐意进取的求学风貌与博闻善思的治学素养。嘉宾们的点评精审扼要,从论文写作的题旨指向、思路取径、结构安排、材料搜集、注释规范等多个方面做出启发引导,既点明论文出现的共性问题,又能针对各篇具体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机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双方通过线上开展的初次教研合作收效显著,这种云端学术交流机制亦值得继续完善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