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匈人西迁

发布日期:2019-07-02 原文刊于:本文为余太山主编《欧亚史纲》第二篇第二章
聂静洁

匈人(Huns)是西方史籍对4世纪70年代以降横行欧洲近百年之久的一个游牧部族的称呼。374年,匈人击灭位于今乌拉尔河以东里海与咸海之间的阿兰人(Alans,汉文史籍称其国为“阿兰聊”),首次出现在顿河河滨,揭开入侵欧洲的序幕,进而成为推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导致4世纪罗马帝国的分裂以及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在45世纪欧洲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匈人的突然出现,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不啻自天而降,此前欧洲人对于匈人几乎一无所知。有关匈人的起源及其在4世纪末与罗马世界接触之前的历史,东西方文献均未有相关记载,依据人类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等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亦不足以遽下定论。迄今为止,东西方学术界对匈人族源的研究远未达成共识,仍然停留在推测阶段。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的观点是,匈人起源于东方,非单一民族,是由不同种族构成的庞大的部族或部落联合体,在长期西迁过程中,发生混血现象,其势力潜生暗长,一朝突现于欧洲。

 

据考证,其族源很可能主要是西迁的鲜卑人,其中包括若干原来隶属于匈奴的部落。西史所载匈人共14部落,其中AkatirHunugurOnogur)、KadisenoiZalio似可一一对应于汉文史籍中之“呼揭”、“浑庾()”、“屈射”、“薪犁”,可能是役属于匈奴的4个部落。UltincurKoutrigouroiOutigouroiToungouresSorosgoiSaragur)、AngisciriBardoresSabiroi8个部落可能均系鲜卑部落,似可分别对译为汉文史籍中的“壹斗眷”、“屈突”、“纥单”、“吐谷浑”、“树洛干”、“屋引”、“匹娄”、“莫舆”、“须卜”(或即“鲜卑”)。Bittugur似可对译为“步度根”或“蒲头”,是以酋长之名为部落名的鲜卑部落。Barselth或即汉文史籍中的“万俟”,可能原系役属于匈奴的鲜卑部落。

 

匈人既为部落甚或部族的联合体,其人种构成成分颇为复杂,非单一人种。探讨匈人为某一人种,其意义仅仅在于指出其核心部分即在联合体中占主导地位或者说起支配作用的部落或部族为某一人种。可以断言,匈人西迁之前为比较纯粹的蒙古利亚人种,在长期西迁过程中以及进入欧洲后,与欧罗巴种的萨尔马西安人(Sarmatians)、阿兰人(Alans)和哥特人(Goths)等逐渐接合混杂,成为混血种人。4世纪欧洲人所见的匈人显然已非单纯的蒙古人种,而带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其所操语言一般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匈人可谓是导致45世纪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原动力,由其发起的对欧洲的直接冲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他民族因之而动呈多米诺骨牌倾倒之势。此处有必要对匈人侵入罗马世界之时欧洲东南部的状况略作交待。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经过12世纪200年的强盛,自3世纪开始在域内各族人民起义打击下渐趋衰败没落,4世纪以后开始面临居于帝国北部边境的外族的入侵。帝国北陲为日耳曼人诸部落领地,自西向东分布着法兰克人、勃艮第人(Burgundi)、汪达尔人(Vandals)、西哥特人、以及东哥特人等。彼时这些罗马帝国眼中的所谓“蛮族”仍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内部争斗激烈,部落统一意识薄弱。罗马帝国对于边境各族一贯推行奴役和征服政策,加上一些氏族贵族对罗马境内财富的觊觎,成为外族入侵的主要原因。匈人西迁则是导致日耳曼人诸部落向罗马帝国境内迁移的直接冲击力。

 

有关匈人西迁的线路及具体过程因缺乏包括文献史料在内的诸种依据故而目前尚不可考,而其入侵欧洲的经过以及造成的影响求诸西方史乘则有迹可循。

 

匈人击灭阿兰聊国后,阿兰人一分为三:一部分从咸海地区和伏尔加河下游向南逃入北高加索山中,一部分被迫臣服于匈人并追随其进一步西征,另有一部分则向西冲破了东哥特人的边防线。

 

375年,匈人在其首领巴兰勃(Balember)率领下继续西进,渡过顿河,冲进欧洲。位于顿河以西至德聂斯德河之间的东哥特人(Goths)首当其冲,在匈人的猛烈攻势下,既无防备又乏斗志。年老的国王赫曼立克(Hermanrik)首战受挫,自杀示弱。年幼继位的维席密尔(Vithimir)苦战数月,兵败遭戮。赫曼立克之子呼纳蒙特(Hunimund)所部则索性不战而降。其余不甘屈服的东哥人,在阿拉修斯(Alatheus)和萨弗来克斯(Safrax)率领下,西进德聂斯德河西岸西哥特人领地。

 

西哥特国王阿散那立克(Athanaric)目睹东哥特人失败与逃亡的遭际,预感到匈人入侵的威胁,立即在王国东陲德聂斯德河上设营布阵,企图阻止匈人渡河。而匈人却绕过西哥特人的防线,转向德聂斯德河上游进行偷渡,突袭西哥特军队的后方,致使西哥特士兵伤亡惨重,阿散那立克被迫率领残部弃阵而逃。匈人因战利品过多行动不便,放弃了进一步的追击。

 

兵败的西哥特人一分为二:国王阿散那立克带领少数部下向南逃入多瑙河北岸的德兰锡尔伐尼亚森林高地(今罗马尼亚境内)。酋长弗立铁真(Fritigern)率领多数西哥特人(其中包括壮丁二十余万人)向罗马皇帝法伦斯(Valens)请愿,希望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国境避难,罗马帝国经过审慎朝议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然而这批西哥特人并没有受到平等对待,生活毫无保障,甚至被迫出卖子女以换取粮食。罗马帝国的将领和地方官吏无视这批西哥特人能满足其更新军队、增强屯垦的需要,反而施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愚蠢行径,终于激起西哥特人的仇恨以至发动武装斗争,西哥特壮丁在整个巴尔干半岛北部到处烧杀劫掠。随后,原先被匈人击破,由阿拉修斯和萨弗来克斯二人率领的东哥特人余众也渡过多瑙河,加入西哥特人对色雷斯(Thrace)北部和马其顿(Macedonia)等地的劫掠。不久,为数不多的匈人(此时匈人的主体部分还留在多瑙河以北原属哥特人的领土)和阿兰人的前锋也侵入罗马,参与骚乱。面对愈演愈烈的骚乱,罗马地方军队镇压不力,公元378年,罗马皇帝法伦斯不得不亲自率领东西各部精兵,向哥特人开战,结果罗马军队大败,阵亡士兵达三分之二,法伦斯本人亦遭杀戮。此次交战动摇了罗马帝国的基础,打破了罗马帝国主宰西方世界的地位,是其走向衰亡的肇始。

 

法伦斯死后,继位的狄奥多修斯大帝(Theodosius the Great)虽然致力于整治军队,但仍无力坚持作战驱逐哥特人,哥特人遂得以留居罗马帝国境内以逃避匈人的威胁。双方于382年左右达成妥协条款,哥特人获得了罗马帝国“同盟者”的身份;东哥特人、阿兰人和匈人,可在潘诺尼亚(Pannonia,今匈牙利河西一带)及上慕西亚(Upper Moesia,在潘诺尼亚东南,多瑙河南)两地居住并获得土地;西哥特人则定居于下慕西亚(Lower Moesia,在上慕西亚东部)。此后有关东哥特人的情况所知甚少,西哥特人则骚乱不断。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两帝分主。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398年,东罗马帝国苦于无法扑灭西哥特人的骚乱,于是改用贿赂加上赐给官衔的办法笼络其继任的首领阿勒立克(Alaric),诱使其臣服。

 

自公元375年至400年这25年中,匈人入侵欧洲造成的主要后果是驱使哥特人和阿兰人向西移居罗马帝国境内,其主体部分仍留居阿兰人和东哥特人的故地喀尔巴阡山脉以东的俄罗斯南部草原地带。公元384年,有一小部分匈人曾南越高加索山脉,侵入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等地,均被击退。公元396年,又有一小部分匈人企图侵入底格里斯河畔的泰西丰城(Ctesiphon,波斯萨珊帝国的首都),也以失败告终。

 

罗马史乘有关匈人的记载逐渐增多,始于公元400年秋季,彼时正值匈人首领乌尔丁(Uldin;或称“乌尔特斯”,即Uldes)统治时期,因捕杀逃亡至其掌控区的东罗马帝国叛将盖尼亚(Gania),并将其首级献给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皇帝以示友好,首次与罗马人直接接触。大约即在此时,匈人开始了第二轮的西进。

 

乌尔丁率领匈人向原本居于昔斯河(Theiss R.)以东地区(今匈牙利东部)的哥特人发起进攻。这批哥特人在首领雷大盖斯(Radagais)的率领下,向西逃往多瑙河中游,不久渡过多瑙河侵入西罗马帝国的潘诺尼亚。匈人的尾追迫使他们于公元404年越过阿尔卑斯山东端而进入意大利,于公元405年逃至法哀苏里(Faesuli,在今法洛伦斯附近),在西罗马帝国大军的阻击以及匈人的追击双重打击下,几乎全军覆灭。

 

雷大盖斯率领的哥特人以及尾随而来的匈人,迫使居住潘诺尼亚已久的汪达尔人(Vandals)、过去来自匈牙利东北部的瑞维人(Suevi)及以前因被匈人驱逐而来自俄罗斯东南部的阿兰人(Alani)大受威胁,被迫自公元401年开始西移。他们最先移至雷希亚(Baetia)和诺里康(Noricum)两省(约即今瑞士之地),难以立足,继续西移,于406年渡过莱茵河进入高卢(Gaul,今法兰西之地),与法兰克人发生鏖战,伤亡惨重,但仍冲破法兰克人的拦阻,侵掠了高卢的多处地方。后来由于西罗马帝国的兵力增强,这三族人遂改途南下,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了西班牙半岛,建立了三个割据王国:瑞维人在半岛西北部建立瑞维王国;阿兰人在今葡萄牙之地建立阿兰王国;汪达尔人在半岛其余地区建立的汪达尔王国,后来汪达尔王国把势力扩张至非洲北部。

 

汪达尔人、瑞维人和阿兰人在高卢境内从事劫掠并准备开进西班牙之时,阿勒立克统率的原居于下慕西亚的西哥特人也开始向西罗马帝国的腹地意大利进犯。其原因同样是由于继续西进的匈人带来的压力。408410年,阿勒立克每年发动一次对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的围攻。每次均勒索了大量的赔款,最后一次攻入城中劫掠,神圣的罗马帝国丧尽尊严。随后阿勒立克继续南下,大肆劫掠意大利南部之地。不久阿勒立克死去,继位的阿萨尔夫(Athaulf)于公元412年率部占领高卢南部一大片土地,西罗马帝国无力将其铲除,只得妥协,皇帝荷诺洛斯(Honorius)被迫实行政治联姻妻之以皇妹。此后阿萨尔夫(Athaulf)名义上为罗马帝国的总督,臣服于帝国,在其占领的地区享有独立的统治权。不久,这些西哥特人又越过了比利牛斯山,打败了汪达尔人,夺取汪达尔王国所属的西班牙半岛大部,建立起西哥特王国,领土兼有今法兰西西南部及西班牙半岛东北部之地,延续数世纪之久。

 

匈人再次西进的压力,还致使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的迁移。西哥特人从罗马帝国取得高卢南部大片土地之时,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同匈人几经恶战失败,也被迫越过莱茵河进占高卢北部各地。公元413443年,勃艮第人最终占领了勃艮第(Burgundy,该地至今仍延续其旧称)。

 

公元400~415年左右匈人第二轮西侵使欧洲的历史大受改造。匈人第一次西侵的结果是将许多日耳曼族人逐出俄罗斯南部,入居巴尔干,东罗马帝国遭受致命打击,但西罗马帝国所受影响较小。

 

第二轮西侵驱使许多蛮族冲进西罗马帝国,意大利遭西哥特人蹂躏达四年之久,非洲、西班牙和高卢也被其他蛮族所占。这些蛮族冲入罗马帝国的主要原因是迫于匈人的压力。而匈人与罗马人的直接接触却比较稀少。匈人在此时期,第一次获得了对于潘诺尼亚的直接控制权,使居于此地的东哥特人臣服。匈人除了占领潘诺尼亚之外,并未直接攻击西罗马帝国,偶有扰掠多瑙河南之事,皆以东罗马国为目标,性质轻微,后果亦不严重。首领乌尔丁死后若干年间匈人的事迹,因缺乏史乘皆不可考,直至首领阿提拉(Attila)所建立的“阿提拉王朝”或“阿提拉王国”兴起,匈人入侵欧洲的历史又揭开新的一页。

 

阿提拉王朝最初的君主奥克塔(Oktar)的事迹留存很少,其弟路加(Ruga)继位之初也曾默默无闻。公元422426年,路加率领匈人先后两次入侵东罗马帝国,分别洗劫了色雷斯及马其顿两地,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Theodosius II)虽然把匈人逐回多瑙河以北,却是以每年付给路加350磅黄金作为代价,才换取他不再扰掠帝国的边境的承诺。

 

公元432年以前,在多瑙河以北毗邻东罗马帝国边境的地方,居住着许多小部落,他们原本都单独与东罗马帝国进行谈判并签订各种协定。公元432年,路加向东罗马帝国提出引渡逃入帝国境内的匈人逃亡者的要求,并宣布所有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小部落都是匈人王朝的臣属,要求帝国废止原先与这些小部落所签订的各项协定,而与匈人朝廷谈判和签订。据此可知,此时多瑙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经在路加的匈人王朝的绝对掌控之下。

 

狄奥多修斯不敢以战争回绝路加的要求,遂派使臣前往议和。罗马使臣抵达匈人国境之时,路加已经去世,他的两个侄子白里达(Bleda)和阿提拉(Attila)并为继位者。这两个匈人国王与罗马使臣会见的地点并不在其都城,而是在马格斯城(Margus,今南斯拉夫境内)。据传,罗马使臣不得不按照匈人的习俗骑在马背上与两位匈人国王进行谈判。慑于匈人国王以诉诸武力相威胁,罗马使臣不仅在引渡匈人逃亡者及罗马帝国与边境各小部落签定协议问题上作了让步,而且屈从于阿提拉以两个国王为由索取双份年金的要求。此后数年,罗马史书少有关于匈人活动的记载,可能是由于彼时匈人忙于征略北欧和东欧的各蛮族。

 

白里达和阿提拉共同统治的匈人王国的版图及统治范围,因史料缺乏,至今不得而知,但此时其王国的势力中心位于多瑙河中游,相当于19世纪奥匈帝国之地,却是可以确定的。匈人以其少数人口统治着势力中心的范围内的各民族,多瑙河西潘诺尼亚境内的东哥特人和多瑙河东的吉匹特人(Gepids)也臣属于匈人王国,此外,居于今德意志境内的许多部落也被匈人控制。其统治势力向北海和波罗的海一带的扩展,则可能是导致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脱离欧洲大陆渡海入居不列颠群岛的原因。公元435447年,阿提拉先后迫使居住在俄罗斯南部大草原地带的匈人(其人数远远多于匈牙利境内的匈人),以及俄罗斯大草原以北森林地带中的斯拉夫人和芬人臣服。斯拉夫人可能就是在此时以“匈人的仆役”的身份第一次进入欧洲西部。公元445年白里达死后,阿提拉成为匈人王国的唯一统治者。其统治范围西起莱茵河,东至中央亚细亚,王廷设在多瑙河东部大平原(在今匈牙利境内),东、西罗马帝国俱受其威胁。

 

公元447年,阿提拉兵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弃战乞和,翌年与阿提拉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从此开始帝国每年支付给阿提拉2100磅黄金作为“俸禄”,另外支付6000磅黄金清偿旧欠,这个沉重的负担使东罗马帝国陷入财政危机。公元450年,狄奥多修斯二世去世,元老马西安(Marcian)继位,马西安颇具才干,他积极改进军队,加强国防,为反击匈人积蓄力量。而阿提拉在对东罗马帝国搜刮殆尽的情况下,开始将目标转向西罗马帝国。公元450年,阿提拉先是以锡尔敏(Sirmium)教堂金器所有权这一旧有悬案为借口挑起争执;进而利用他与皇帝弗伦铁年三世(Valentinian III)之妹荷诺丽亚(Honoria)的所谓“婚事”,向西罗马帝国索取一半领土作为嫁妆。由此阿提拉与西罗马帝国将近30年的友好关系被打破,公然决裂之后即诉诸武力。

 

阿提拉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罗马统治下的高卢(今法兰西之地)为进攻目标而非意大利本土,此时高卢已分裂为若干半独立的蛮族王国,他期望获得这些蛮族王国的援助。公元451年,阿提拉亲自率领由各民族士兵组成的大军号称50余万,渡过莱茵河进入高卢北部,起初攻占了包括梅茨(Metz)在内的许多重要的城市,并保卫了高卢最重要的军事要地奥尔良(Orleans)。正当此时,罗马大将阿契斯(Aetius)率兵北上,得到西哥特人、勃艮底人以及部分阿兰人等蛮族王国的援助。双方鏖战于特里哀(Troyes)和梅茨两城之间的加泰隆尼亚之野(Catalonian fields),这场恶战历时甚久,双方伤亡惨重却胜负难分,据说一日之内战死者逾十五万人。阿提拉无意恋战,班师退回匈牙利。

 

公元452年,阿提拉再度向西罗马帝国开战,此次他以意大利为进攻目标,挥师越过阿尔卑斯山脉,首先洗劫了意大利东北部的首邑阿奎利亚城(Aquileia),接着攻陷巴杜亚(Padua)、弗罗那(Verona)、米兰(Milan)诸城。正当阿提拉准备向南进攻帝国首都罗马之际,军中发生饥馑和瘟疫;与此同时,东罗马帝国援军的到来,使阿提拉遭到多次打击。在此不利的情况下,阿提拉同意进行和谈,谈判结果是阿提拉带着已获战利品撤回多瑙河以东的首都。公元453年,阿提拉与新纳的一个美女“新婚后,恣情纵欲,当醉卧时,忽然血崩”而死。

 

一代枭雄阿提拉的功绩在于缔建了一个匈人王国,给予东、西两个罗马帝国程度不同的打击和威胁,但他的永久建树却较少,阿提拉死后不久,其诸子独立为王的企图,使得阿提拉王国如昙花一现,迅速崩溃。匈人分散而居,战斗力大为削弱,不仅失去对东、西罗马的震慑力,而且逐渐被驱逐净尽,最终退出欧洲的历史舞台。

 

最高统治集团的内讧加速了匈人王国的覆亡,以吉匹特人和东哥特人为先导的日耳曼人乘机起而反抗,以图摆脱匈人的统治。公元454年,匈人与日耳曼人激战于匈牙利境内的聂德尔河(Nedal R.)河滨,结果匈人战败,阿提拉长子爱拉克(E11ak)被杀,阵亡者多达数千。匈人主体部分被迫退回喀尔巴阡山以东,避居于过去70余年始终留居于南俄大草原的匈人同族人之中。阿提拉王国的势力中心匈牙利,则落入胜利者日耳曼人之手,吉匹特人占领了多瑙河以东的大部,东哥特人则暂时占据河西的潘诺尼亚。数年后,阿提拉的后人曾再度西进以图恢复失地,遭到吉匹特人的坚强抵抗,只占据吉匹特人领地以南多瑙河下游的若干地点。

 

向为阿提拉所宠爱的幼子尔内克(Ernak)统率少数匈人占据多瑙河口以南,即今之杜白鲁加(Dobruga)之地。恩内尔泽(Emnedzur)和乌尔清达尔(Ultsindur)两个王子占领了东罗马帝国德西亚·列奔昔斯(Dacia Ripensis)之地。此外,还有若干小群匈人仍然留居东罗马帝国境内各处。

 

公元461年,由于阿瓦尔人(Avar)崛起而导致中亚许多民族向西迁徙造成的压力,促使阿提拉的另一个儿子邓直昔克(Dengesik)西进企图重建匈人霸权。他选择的路线,可能沿着多瑙河逆流而上,避开吉匹特人,直接进攻占据潘诺尼亚的东哥特人,虽遭到抗击,但仍得以留居其附近之地达数年之久。公元468年,邓直昔克率军渡过多瑙河,向南侵入东罗马帝国,遭到有力的还击,邓直昔克丧生,匈人几乎全军覆没。这是西方史书对于阿提拉一系匈人在欧洲活动的最后一次记载。

 

西迁的匈人自突现于西方史乘至销声匿迹,一直处于不断的战争和大规模迁徙的状态。匈人入侵欧洲所造成的真正重要的或唯一永久的结果,就是驱使日耳曼诸部落向西侵入罗马帝国。换言之,虽然匈人是倾覆罗马帝国、改变欧洲局势、促使欧洲政治地理形成的原动力之一(百年之后匈人同族阿瓦尔人与保加尔人,促使斯拉夫人进入罗马领土),但其侵入高卢(Caul)和意大利,制造恐怖与混乱,以及在匈牙利平原建立王国,并以此为基地袭击东、西罗马帝国,却因未能长期定居,所造成的政治变局,历时甚短。而直接倾覆罗马帝国旧制的,正是由于日耳曼诸族被迫避居帝国版图之内。

最先有哥特人(Goths)侵入意大利、高卢南部以及西班牙的一部分;继而瑞维人(Suevi)及汪达尔人(Vandals)占据西班牙之其他部分及非洲;又有勃艮第人(Burgundi)进入罗讷河()流域;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北部;而盎格鲁人(Angles)和撒克逊人(Saxons)则取得曾为罗马殖民地的不列颠。从4世纪中期起,已然风雨飘摇的罗马帝国各地燃遍了奴隶起义的烽火,特别是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和北非“阿哥尼斯特”运动,使得帝国遭到重创。位于意大利本土有“永恒之城”美誉的罗马城再也抵挡不住奴隶起义和外族进攻的洪流。高卢、不列颠、西班牙、北非的丧失和罗马的一再被攻陷,说明西罗马帝国已土崩瓦解,所谓西罗马皇帝不过徒有虚名。公元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黜,苟延残喘的西罗马帝国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日耳曼各族人建立的小王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WM..麦高文著、章巽译《中亚古国史》,中华书局,2004年。

 

2JOtto Maenchen-HelfenThe World of the HunsStudies in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3.余太山“匈奴、Huns同族论质疑”,《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

 

4.余太山“关于匈奴族源的臆测”,《文史》第34辑,中华书局,1992年。

 

5.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第3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