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学术研究>>历史地理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寻图访赜治学路,鉴水稽山家国情”— 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的治学历程与学术成就

发布日期:2018-12-28 原文刊于:

    陈桥驿先生(1923-2015年)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在《水经注》研究领域与以绍兴为中心的吴越史地研究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在历史地理学理论、城市研究与古都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等方面,亦取得卓著成就。

    旧学出新新学守正

    在陈桥驿先生诸多研究领域之中,最受世人瞩目的是他的郦学研究成果。先生早年即对《水经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事学术研究之后,最初从地理学的角度加以深研,系统整理了《水经注》中的各类地理学资料;进而对版本流传的过程进行探究,厘清诸多郦学史上的疑案;再进一步从思想、文化角度,对郦道元其人、其书以及在文化史、地理学史上的重大意义等做了精辟的阐释,并提出了地理大交流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还整理出版了多种《水经注》的点校、注释新版本。正是这数十年持之以恒、终身以之的深钻精研,先生成为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水经注》研究学者,并将郦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郦学研究可以归入近年所谓的国学一类,也即旧学。与一般的单纯从传统的文献学等角度入手的旧学研究不同,先生从一开始即体现出敏锐的出新意识,即用新法研治水经,将《水经注》放在现代地理学的视角下,对其地理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一一予以细致整理,别开生面;并提倡通过地理学的方法,尤其是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新注的尝试(如对渐江水注部分的新注),且倡导编绘新的《水经注地图集》,这不仅充实了古籍整理中的方法和内容,而且推动了郦学回归本体即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还有诸如思想史、文化史、地理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和观点,亦多出新之处。可以说,先生的研究,开辟了新时期郦学研究中的诸多新方向。

    如果说对郦学的研究属于旧学出新的话,那么,在对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先生最终把自己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历史地理学之上,并在新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形成初期,迅速接受新理论,进而提出并坚持自己对于历史地理学适应中国现实的理论观点,以及率先在历史城市地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引入较新的西方研究成果、视角、方法,并用之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就属于新学守正了。在这方面,先生亦非常突出。

    1954年先生进入大学任教,起初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现代地理学的教学工作;在此前后,他的主要研究与写作,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并已经取得较多的、为学术界所认可的成果。但1960年代初期,在接触了新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式后,先生即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与学术积累,断然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全新的领域,提倡地理学研究方法与历史文献分析方法的有机融合,并积极投身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实践。这得到谭其骧先生、侯仁之先生等前辈的认可和鼓励,而先生自身,也以自己对宁绍地区的杰出研究,以及对历史自然地理学理论上的深刻阐述,成为新时期历史地理学新理论、新范式的建构者之一;其对宁绍地区的森林、水利、聚落、城市等变迁的深入研究,成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经典范例,足为后学效法。

    先生身上的旧学出新新学守正特点,源于其自身的家学渊源和教育背景,更源于先生的勤奋和执着。先生见解深刻,为文迅捷,能够清晰、准确地把思考所得表达出来,且能给予读者深刻流畅的美学享受。

    经世致用家国情怀

    先生的研究,不论是早期为教学、普及而进行的写作,还是对宁绍地区小区域历史地理的专业研究,抑或指导、主持或参与全国性学术活动及各个方面的论述,均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经世致用”“有用于世的追求;贯穿其学术生涯大部分时间的研究,尤其是晚年所写的大量散篇文稿等,又与家乡绍兴密不可分,体现出先生深沉的爱乡之情、家国情怀。除了客观的学术研究所反映出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之外,字里行间,经世致用家国情怀,既是先生一生治学的目的所在,也是其动力之源。

    虽然先生早期、后期论述上,重点关注的领域有所变化,但其底色一直没有改变。早期的研究,多是结合现实的需要,落脚到现实自然改造的活动之中,如其1970年代末期执笔的《中国历史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的总论所言:只有通过这种研究,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今天的自然地理面貌,也才能更有效地探索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合理途径。这就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意义,重点在于建设的一面。

    1990年代之后,先生对学界乱象的深恶痛绝,对环境恶化的严词批评,对大运河正名的多次呼吁等,虽然较多批评的一面,但是究其根本,仍是出于强烈的济世情怀,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是也。

    这方面,先生在对于家乡绍兴的各个方面的关心、支持上,表现得尤为深切。事实上,先生确实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对家乡的城建、环境、水利、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关怀之中。所有这些对家乡的深情,以及经世致用有用于世的追求,在先生的字里行间,都随处可见。

    总体而言,个人的家学渊源,时代的潮流激荡,以及在这一特定背景下的个人抉择和勤奋,促成了先生的特殊治学道路,其丰硕成果也在学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先生的生命,已经融入古越山水,神州大地;而先生的学术风范,则会伴随煌煌14卷的《陈桥驿全集》而长存世间,泽被后人。

 

作者:范今朝,原刊于《北京日报》20189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