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专门史>>社会史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陳國陽夏謝氏譜》輯補

——中古譜牒復原硏究
发布日期:2014-09-16 原文刊于:
陳爽(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

田餘慶先生九十華誕颂壽論文

 

     尚門第、重姻婭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曾經是中國歷史上譜牒的極盛時代。唐代以後,六朝古譜亡佚殆盡,存留下來的只有六朝古籍注文中的隻言片語。學界對於中古譜牒的認識只能留於一般性史實描述,無法進入實證性研究層面。上世紀70年代,新疆吐魯番阿斯塔墓出土了兩件高昌家譜殘件,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兩晉南北朝時期唯一的家譜實物。[1]但兩件譜圖屬邊地普通家族私撰家譜,這種譜圖形式的譜牒是否也為中原大族的官修譜牒所採用,尚存疑問。

關於中古譜牒的形式與內容,陈直先生在曾发表發表《南北朝譜牒形式的發現和索隱》一文,指出:汉魏六朝碑文中敘述世系詳細者,必依據於家譜[2]筆者《出土墓誌所見中古譜牒探跡》一文中则進一步推證:中古時期出土墓誌中一些位於首尾、志陰等特殊位置並以特殊行款書寫的譜系記載,乃是墓主的家族譜牒的摘抄或節錄;而引譜入志,以譜牒與志文互為補充,是这一時期墓誌撰寫的一種特定的體例。從史料學意義上講,傳統認識中早已失傳的中古譜牒,特別是以一家一姓為單位的家族譜牒並未完全亡佚,而是以特殊的形式大量保存於中古墓誌之中,並在相當程度上保存了中古譜牒的原始風貌。[3]

    基於以上認識,本文以《世說人名譜》所載宋代古谱《陳國陽夏謝氏譜》為基礎,選取多方出土墓誌中所載陳郡謝氏譜牒内容,以校訂和辑补的形式对中古大族陳郡謝氏譜牒進行嘗試性復原,力圖通過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相互印證和補充,對中古譜牒的形式與內容獲得得更為清晰和完整的認識。

一、傳世文獻中的陳郡謝氏譜牒

在六朝高門大姓當中,陳郡謝氏是一個很特殊的家族,其興起的時間晚於一般漢魏舊門,而衰落的時間又早於多數魏晉高門。在門第確立的關鍵階段曹魏和西晉時期,謝氏名位不顯,能夠追溯的始祖只有兩代;在東晉渡江之初,陳郡謝氏仍被視為“篤而無禮”的“新出門戶”[4]。及至東晉中期,才利用門閥內爭與淝水之戰等契機乘時而起,成為江左一流的高門大姓。[5]南朝後期,謝氏家族逐漸衰微,鮮有人物;有唐一代,因無人入相,因而沒有譜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清周嘉猷撰《南北史表》,曾感嘆:

 

晉世渡江,王謝競爽。暨陳之末,諸謝漸微,唐代無人入相者,故其前後世代俱不可考。[6]

 

六朝時期所存謝氏譜牒,《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譜系類載《謝氏譜》一十卷[7],不著撰者,兩《唐書》不載,宋鄭樵《通志》卷六十六《藝文略》[8],明《續文獻通考》卷二一四《氏族考》[9]中仍有著錄,明清以後不見於史傳。其文久佚,其亡佚的時間可能在宋代以後。

中古《謝氏譜》佚文,僅見於梁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凡8條:

1、《世說新語·德行》注引《謝氏譜》:

(謝)安娶沛國劉耽女。[10]

   2、《世說新語·言語》注引《謝氏譜》:

(謝)重女月鏡,適王恭子愔之。[11]

3、《世說新語·文學》注引《謝氏譜》:

(謝)朗父據,取太康王韜女,名綏。[12]

    4《世說新語·方正》注引《謝氏譜》:

(謝)裒子石,娶(諸葛)恢小女,名文熊。[13]

  5《世說新語·雅量》注引《謝氏譜》:

(謝)奉祖端,散騎常侍。父鳳,丞相主簿。奉曆安南將軍,廣州刺史,吏部尚書。[14]

6《世說新語·雅量》注引《謝氏譜》:

(謝)奉弟聘,子弘遠。曆侍中,廷尉卿。[15]

7《世說新語·簡傲》注引《謝氏譜》:

(謝)萬取太原王述女,名荃。[16]

8《世說新語·輕詆》注引《謝氏譜》:

(謝)尚長女僧要適庾龢,次女僧韶適殷康。[17]

其中第123478條屬陳郡謝氏,主要內容均敘述謝氏門中女性的姻親關係;第56兩條謝奉、謝聘等人,則屬會稽謝氏,與陳郡謝氏並非一支,屬謝氏“別族”。[18]可知南北朝時期所通行的十卷本《謝氏譜》,所錄不只陳郡謝氏一支,系謝氏通譜。

關於陳郡謝氏譜系的整理,清代學者周嘉猷曾做《陳郡謝氏世系表》[19],晚近學者王伊同有《陳郡陽夏謝氏世系婚姻表》[20],陳直有《南北朝王謝元氏世系表》[21],基本形式均是根據魏晉南北朝史傳對謝氏譜系所做的歸納和整理。近年有關陳郡謝氏個硏究的論文為數眾多,對這一家族的世系、婚媾多所補正。[22]但所取資料大多不出正史。這其間,一個尚未被學界所普遍重視的文本,是於上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的南宋本《世說人名譜》中所載的《陳郡陽夏謝氏譜》。

南宋学者汪藻(1079-1154)的《世說新語敘錄》是《世說新語》一部的重要硏究著述陈振孫《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有《世說新語敘錄》二卷:

 

    《敘錄》者,近世學士新安汪藻彥章所為也,首為《考異》,繼列人物世譜、姓氏異同,末記所引書目。[23]

 

《世說敘錄除了保存了《世說新語》部分早期注文“敬胤注”外其最重要的價値在於保存了《世說人名譜》。《人名譜》一卷,是汪根據諸史譜為《世說新語》人物所編的家族譜系。收有錄譜者、無譜者各26族,另有19 位僧人。其中有譜者26 族,皆為當世的高門大姓。《敘錄》云:

 

《人名譜》一卷,有譜者二十六族[24],兩王、謝、羊、庾、荀、袁、褚、裴、殷、孔、江、陸、楊、蔡、桓、范、何、陳、孫、衛、賀、郗、傅、顧、阮。無譜者二十六族:周、劉、張、李、陶、嵇、山、祖、諸葛、鍾、溫、卞、樂、杜、戴、韓、習、許、和、吳、伏、滿、蕭。又僧十九人。

 

《人名譜》卷首《琅邪臨沂王氏譜》下注云:

 

凡《世說》人物可譜者,自臨沂而下二十六家,《世說》所記止於晉末,今用諸史譜至陳、隋。

 

楊勇先生據此推斷:

 

汪藻之前,王氏以下二十六族已有舊譜可循,汪氏之譜,不過取前人舊譜,稍加勾勒譜至陳、隋而已。[25]

 

按所謂“有譜者”,即謂當世尚存有該族的魏晉舊譜,列敘名諱、生卒、仕履等;所謂“無譜者”,即該族舊譜在當世已無存,不可能以譜牒的形式敘其世次,僅錄《世說》中人物名諱、別號、官爵等。“無譜者”26族所佔篇幅極少,而最有史料價値的是“有譜者”26族。這26族,每族多者敘其十餘世,如琅邪臨沂王氏、譙國龍亢桓氏有12世,會稽山陰孔氏、河南陽翟褚氏均至13世,最少者高平金鄉郗氏亦敘其4世。

《世說人名譜》的體例,是先以譜表的方式列舉譜系,橫格製表,一格一代,其後按行輩詳列“譜文”,其後列別族、人名異稱等。這種以橫格製表,分代分格、前表後文的形式,頗合漢代《史記》以來譜系敘述的“古法”[26]。其譜先列譜表、列其世次人名,世系承接;後列譜文,按世代順序詳述人物名諱、官爵、卒年、謚號等。體例謹嚴,內容完整。作者汪藻生活於南北宋之間,能夠接觸到的六朝譜牒著述當遠勝於今,其譜系記述基本準確可靠,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値。

世說敘錄》宋代以後,在中土逐漸失傳傳,數百年間,海內學者不得窺其真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小說家類·雜事》,於《世說新語三卷條云(P.2884)

 

至振孫載汪藻所云敍錄二卷。首為考異。繼列人物世譜姓字異同。末記所引書目者。則佚之久矣。[27]

 

宋代以後,附有汪藻《敘錄》的《世說新語》南宋刻本流入日本[28],鐮倉時代藏于金澤文庫,後藏于前田氏尊經閣,存《考異》、《人名譜》,《書名》卷亡佚[29]民國時期,“尊經閣本”《世說新語》重新為國人所知。1956 文學古籍刊行社三卷本,由王利器斷句校訂,還對汪藻《世說敘錄》也進行了相關校勘與釋注,1962 中華書局覆印日本珂羅版影印本,後附宋汪藻《敘錄》1999年,中華書局重版影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王先謙校定本《世說新語》,亦將珂羅版汪藻《敘錄》附於書後。時至今日,學界對汪藻《敘錄》的硏究和整理仍不夠深入,除楊勇《世說新語校箋》對《世說人名譜》進行過系統校訂附於書後外,時下通行的《世說新語》注本,大多未附《敘錄》。

在國內史學界,首開《世說人名譜》資料硏究利用的是田餘慶先生,在1989年出版的《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中,有《桓溫先世的推測》一節,考校諸說,認為《世說人名譜》序次清晰,名諱仕履及所從出均於史有徵,比較“翔實可信”。他根據《人名譜》中譙國龍亢桓氏第六世闕載這一重要歷史線索,闡幽發微,層層推理,從而得出桓溫乃桓范之後的一重要結論,從而揭示了魏晉之際一系列重大歷史隱情。這此後的數二十餘年間,總體而言,國內六朝史學界對於《世說人名譜》的重視和利用遠不夠充分,號稱世家大族個案硏究的論著雖汗牛充棟,徵引和利用《世說人名譜》者屈指可數。

《世說人名譜》中錄有《陳國陽夏謝氏譜》一通,列數謝纘以下十一世共計94人的世系、行輩、名諱、仕履、卒年等,結構完整,內容充實,可知汪藻在編次之時,曾參閱了相關的古譜。

細檢汪譜,對照史傳與墓誌,恐怕不是舊譜原文,人物也多有所缺漏。

1、《人名譜》筆法義例與譜牒不合,譜中有多處謝氏人物獲罪而死的記載,如:

 

混,琰子,晉叔源,小字益壽,襲爵,歷中書令、中領軍、尚書、左僕射,以黨劉毅誅。

靈運,瑍子,小字容兒,襲封康樂公,宋永嘉太守、臨川內史,元嘉十年伏誅,年四十九。

晦,重子,字宣明,宋領軍將軍、散騎常侍、建平郡公。元嘉三年伏誅,年三十七。

綜,述子,太子舍人,與范曄謀反,伏誅。

約,述子,亦以范曄謀反伏誅。

朓,緯子,字玄暉,齊中書郎、東海太守、尚書吏部郎,下獄死,年三十六。

 

古來為親者諱,這種“伏誅”的筆法,斷然不可能是《謝氏譜》的原始文本。

2、《人名譜》多見編者“用諸史”溝勒之跡,史譜最後兩世,直接引用了南朝正史:

 

藺,經子,字希如,梁散騎常侍,見《孝義傳》。

貞,藺子,字元正,陳丹陽丞,父子並見《孝義傳》。

 

譜中所說的《孝義傳》,即《南史》卷七十四《孝義·謝藺附子貞傳》[30],這顯然是汪藻在譜系編次至梁陳時,已無現成的譜牒可供參照,這也符合作者在《琅邪臨沂王氏譜》注中所說的“《世說》所記止於晉末,今用諸史譜至陳、隋。”因而必有諸多缺漏。

3、《人名譜》只錄男性,不載女性。前引劉孝標注所引的5條陳郡《謝氏譜》的佚文,均未反映到譜中。是汪藻製譜時沒有留意這些內容,還是他在編次譜系時因以宋人的性別觀念有所取捨,一時還難以判斷。《世說人名譜》中的其他諸譜也存在這一問題,只錄男性,不載女性。事實上,重視婚媾,詳述女性譜系,是中古譜牒最重要的特徵之一,也是中古譜牒與後世家譜的重大差別。女性外家的郡望和父祖的職官在譜系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父祖的配偶和墓主的妻子的郡望,父親、甚至祖父的官爵是譜牒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已出嫁女兒配偶的郡望,以及其父親、乃至祖父的官爵,也是譜牒的重要內容。[31]

以上情況表明,《世說敘錄》所載《人名譜》世系較為清晰,行輩較為可靠,但“譜文”的內容與六朝古譜原貌相去甚遠。

二、出土墓誌中的陳郡謝氏譜牒

國學傳統中素有以墓誌證史補史的傳統,但晚近以前,陳郡謝氏的墓誌發現並不多,著錄古刻中只有《謝濤墓誌》一方。20世紀以來,隨著謝氏族葬地的發現,多方陳郡謝氏的墓誌被發掘出來,為古史研究提供了便利。

多方謝氏譜牒都在特殊的位置以特殊的格式刊刻了家族譜牒,少則數人,多則數十人,很多不見於史傳,亦不見於《世說人名譜》。

 

1、魏《謝府君神道碑》

墓主據推測當為陳郡謝氏始祖謝纘,碑文著錄於《芒洛家墓遗文四编补遗》[32],《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第2冊第32[33]《漢魏六朝碑刻校注》22255[34]。考證論文見黃惠賢《〈谢府君神道碑〉推证》[35]。碑文如下:

 

魏故长安典农中郎将谢府君之神道

  

   2、東晉《謝鯤墓誌》

   墓主谢鲲,为陈郡谢氏二世祖,東晉太寧元年(323)十一月廿八日卒。19649月出土於南京中華門外戚家山。著錄見《文物》1965年第6期《南京戚家山謝鯤墓簡報》,《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18[36],《校注》2355頁。其譜系記載如下:

2  妻中山劉氏息尚仁祖

3  女真石弟褒幼儒弟廣幼臨

 

3、東晉《□琰墓誌》

墓主姓名不詳,東晉太元廿一年七月十四日葬,1972年江蘇溧陽出土。著錄見《考古》一九七三年第四期《江蘇溧陽果園東晉墓》;《彙編》20頁;《校注》336頁。

1  晉故豫州陳郡陽夏縣都

2  鄉吉遷里附馬都尉朝□

3  溧陽令給事中散騎常侍□

4  琰字弘仁

5  夫人司徒左長史太原晉陽□(王)

6  [37]仲祖女太元廿一年七月十四日

7  □□□□陽□□

 

墓誌中墓主姓名漫漶不清,但其郡望“豫州陳郡夏都鄉吉遷里”,與下文引《謝濤墓誌》的郡望完全相同,另據《校注》釋讀,墓主姓氏隨僅存首碼殘痕,形似“謝”字。墓主之名亦有漫漶,釋文有“琰”、“錟”兩說。墓主之名如釋為“謝琰”,其字號、生年,仕履與東晉名將謝琰均不合。[38]筆者認為,從墓主郡望判斷,邑里與陳郡謝氏完全相同,從婚姻判斷,能夠與當朝大姓王濛結姻者,唯有陳郡謝氏。即使是釋為“謝琰”,與名臣謝琰字號仕履不合,仍不可輕易將其從陳郡謝氏中排除。六朝大族中同名者甚多,《世說人名譜》中即有琅邪兩王渾、兩王澄、兩王安期、兩王愷、兩王綏、兩王處仲,兩王乂等。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墓主之名為“謝淡”。《晉書》卷七十九《謝安附子琰傳》稱,“與從兄護軍淡雖比居,不往來,宗中子弟惟與才令者數人相接。”[39]這裡的所提及的“謝淡”,身份和時間與墓主的情況基本吻合,惜史傳僅此一見,世系傳承不明。

 

4、東晉《謝溫墓誌》

墓主谢温,葬于東晉義熙二年(406)十一月廿八日,1984-1987年江蘇南京市中華門外雨花台區鐵心橋鄉大定坊司家山出土,現藏南京市博物館。图版见《文物》1998年第5期《南京南郊六朝謝溫墓》;释文见《疏證》31頁;《校注》343頁。墓誌譜系記述如下:

 

3  …………祖攸散騎郎祖母潁川庾

4  氏諱女淑父諱璵母河東衛氏□□伯諱珫豫

5  甯縣開國伯叔諱球輔國參軍姊諱□適太

6  原溫楷之外祖諱准□□□關內侯[40]□諱□

7  □□□□□□父諱簡之散騎郎

8  □凝之[41]左將軍會稽內史

 

5、東晉《謝球墓誌》

墓主謝球,義熙三年(407)三月廿六日卒,七月廿四日葬;江蘇省南京市南郊司家山出土。著錄見《文物》2000年第7期《南京司家山東晉、南朝謝氏家族墓》;《校注》345頁。世系錄於志尾:

 

4  ………………………………祖弈侍中使持節鎮西將軍豫州

5  刺史夫人陳留阮氏父攸散騎郎夫人潁川庾諱女淑伯淵義興

6  太守夫人瑯琊王氏叔靖太常卿夫人潁川庾氏叔玄車騎

7  將軍會稽內史康樂公夫人譙國桓氏兄珫豫寧伯夫

8  人同郡袁氏兄璵夫人河東衛氏外祖庾車騎將軍揚州

9  刺史夫人劉氏球妻瑯琊王德光祖羲之右軍將軍會

10 稽內史父煥之海鹽令球息女令息男元

 

6《謝珫墓誌》

志題《宋故海陵太守散騎常侍謝府君之墓誌》。墓主謝珫,永初二年(421)五月廿七日卒,七月十七日葬。土于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鄉大定坊司家山東晉南朝的謝氏家族墓地。著錄見《文物》1998年第5期《南京南郊六朝謝珫墓》:《疏證》34頁;《校注》395頁。墓誌磚共有六塊,分置棺床前左右兩壁的底部,文字單面陰刻,六塊磚上的文字合拼而成完整的墓誌。除簡略介紹墓主卒年和葬地外,墓誌幾乎全文刊錄謝氏譜系,內容如下:

【第一磚】

7  珫祖父諱奕字無奕使持

8  節都督司豫幽並五州揚州之淮南曆

【第二磚】

1  淮南曆陽廬江安豐堂邑五郡諸

2  軍事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襲壽子

3  祖母陳留阮氏諱容字元容攸字

4  叔度散騎侍郎早亡母潁川諱女

5  淑長伯寄奴次伯探遠並早伯諱

6  淵字仲度義興太守襲封萬夫人

7  瑯琊王氏叔諱靖字季度散侍太

8  常卿常樂縣侯夫人潁川庾叔諱

【第三磚】

1  豁字安度早亡次叔諱玄字幼度散騎

2  常侍使持節都督會稽五郡諸軍事車

3  騎將軍會稽內史康樂縣開國公諡曰

4  獻武前夫人太山羊氏後夫人譙國桓

5  氏次叔諱康字超度出繼從叔衛將軍

6  尚襲封咸亭侯早亡長姑諱韞字令薑

7  適瑯琊王凝之江州刺史次姑道榮適

8  順陽范少連太子洗馬次姑道粲適高

【第四磚】

1  平郗道胤散騎侍郎東安縣開國伯次

2  姑道輝適譙國桓子民使持節西中郎

3  將荊州刺史長姊令芬適同郡袁大子

4  散騎侍郎次姊令和適太原王萬年上

5  虞令次姊令范適潁川陳茂先廣陵郡

6  開國公妹令愛適瑯琊王□之弟璵字

7  景琡早亡夫人河東衛氏次弟球字景

8  璋輔國參軍夫人瑯琊王氏長子甯字

【第五磚】

1  元真駙馬都尉奉朝請妻王即珫第二

2  姊之長女次子道休早夭次子奉字剛

3  真出繼弟璵妻袁即珫夫人從弟松子

4  永興令之女次子雅字景真妻同郡殷

5  氏東陽太字仲文之次女次子簡字德

6  真妻瑯琊王氏太尉諮議參軍纘之三

7  女女不名

8  珫夫人同郡袁氏諱琬夫人祖諱勖字

【第六磚】

1  敬宗太尉掾父諱劭字穎叔中書侍郎

2  琬外祖諱翼字稚恭使持節征西將軍、

3  荊州刺史

4  珫本□次叔玄東興侯改封豫寧縣開

5  國伯大宋革命諸國並皆削除惟從祖

6  太傅文靖公□廬陵公降為柴桑侯玄

7  後苻堅之難功封康樂縣開國公餘□

8  □南□建昌豫寧並□徐州

 

7、宋《謝濤墓誌》

志題《宋故散騎常侍揚州丹楊郡秣陵縣謝公墓誌》,錄文見陶宗儀《古刻叢鈔》[42],原拓不存。錄文大致保持了原誌的平闕格式:

祖瑤字球度琅邪【缺十餘字】

夫人琅邪王氏  父頤之字修年振威將軍東海內史

父□字景山給事黃門郎散騎常侍光祿勛

夫人太原王氏   父坦之字文度持節都督北平府將軍□□□刺史藍田獻侯

(以上志首)

夫人琅邪王氏七十有二大明七年歲次單■□□□十五日葬其年十一用十四日合附   父靜之字□壽司徒【缺】長史義興太守[43]  祖獻之字子靜中書令  嗣曾孫綽

(以上志尾)

 

8、北魏《王普賢墓誌》

誌題《魏故貴華恭夫人墓誌銘》。墓主王普賢,北魏元恪貴華,北魏延昌二年(526)四月廿二日卒,六月二日葬。墓誌於1925年河南省洛陽城北十餘里鄭家凹村出土。現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著錄見《魏晉南北朝墓誌集釋》圖版二三;《北圖拓本彙編》412頁;《彙編》69頁;《校注》4237頁。世系如下:

2  祖奐齊故尚書左僕射使持節鎮北大將軍雍州刺史

3      夫人陳郡殷氏父道矜太中大夫

4  父肅魏故侍中司空昌國宣簡公

5      夫人陳郡謝氏父莊侍中右光祿大夫憲侯

6      後尚陳留長公主    父獻文皇帝

 

9、隋《謝岳墓誌》

誌題《大隋故建州平安郡守謝府君墓誌之銘》。墓主謝岳,開皇三年(593)卒,五年(595)葬。墓誌出土於河南洛陽,時地不詳。著錄見《疏證》447《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洛陽卷》第1冊第21[44],《拓本》第9105頁。關於其郡望世系,誌記敘如下:

 

1  君諱岳字榮宗陳郡人……

2  ……

3  ……祖慶魏荊州刺史

4  ……父憘諫議大夫……

 

按墓主謝岳及其父祖謝憘、謝慶均不見於《世說人名譜》,北朝史傳中也未見陳郡謝氏直系子孫在北為官,疑是謝氏疏宗或僞冒郡望,待考。

 

中古谱牒书写格式十分严格,带有一定的公文色彩,也显示出官修文书的程式化特征。谱牒在当世更普遍地被称为“谱籍”或“谱状”,由各个家族编纂完成后,上交官府,经核查检覆之后统一编排和保管,因而在格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通常按行辈分列书写,一人一列;先叙述父祖,后叙同辈,再及子女;同一行辈先叙男性,后述女性。女性配偶低一至两格书写。父祖的书写格式比较严格,每一辈提行书写;子女的书写格式稍显随意,有的提行(平出),有的以空格(闕字)相区分。

關於中古譜牒的格式問題,筆者擬另文探討,根據筆者對魏晉南北朝時期200餘方錄有譜牒內容的墓誌的歸納和總結,中古譜牒的基本書寫格式如下:

 

1、某氏祖諱某,字某,某代某官某爵。

2、曾祖諱某,字某,某代某官某爵。

夫人(曾祖親)某郡某氏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3、祖諱某,字某,某官某爵。

夫人(祖親)某郡某氏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4、父(考)諱某,字某,某官某爵。

夫人(祖親)某郡某氏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5、伯(叔)某,字某,某官某爵。

       夫人某郡某氏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姑某,適某郡某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6、兄(弟)某,字某,某官某爵。

     夫人某郡某氏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姊(妹),適某郡某氏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7、夫人(妻)諱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8、息(子)某,字某,某官某爵。

     娶某郡某氏諱某。父某,字某,某官某爵。祖某,字某,某官某爵。

女(息女)某,適某郡某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9、孫某,某官某爵。

      娶適某郡某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孫女某,適某郡某某。父某,某官某爵。祖某,某官某爵。

   

上述所列多方墓誌中,除《謝濤墓誌》和《王普賢墓誌》帶有清晰的平闕格式外,其他多方墓誌均無平闕,現依據魏晉通行譜例,對幾方世系完整的謝氏墓誌格式復原如下。

 

1、《謝鯤墓誌》所見譜牒格式復原:

 

妻中山劉氏。

息尚,(字)仁祖

女真石。

弟褒,(字)幼儒。

弟廣,(字)幼臨。

 

2、《謝溫墓誌》所見譜牒格式復原:

 

祖攸,散騎郎。

祖母潁川庾氏,諱女淑。

父諱璵。

母河東衛氏。

□□伯諱珫,豫甯縣開國伯。

叔諱球,輔國參軍。

姊諱□,適太原溫楷之。外祖諱准,□□□,關內侯。

□諱□,□□□□□□,父諱簡之,散騎郎。(祖)凝之,左將軍、會稽內史。

 

3、《謝球墓誌》所見謝氏譜牒格式復原:

 

祖弈,侍中、使持節鎮西將軍、豫州刺史。

  夫人陳留阮氏。

父攸,散騎郎。

  夫人潁川庾,諱女淑。

伯淵,義興太守。

  夫人瑯琊王氏。

叔靖,太常卿。

  夫人潁川庾氏。

叔玄,車騎將軍、會稽內史、康樂公。

  夫人譙國桓氏。

兄珫,豫寧伯。

  夫人同郡袁氏。

兄璵。

夫人河東衛氏。

外祖庾,車騎將軍、楊州刺史。

  夫人劉氏。

球妻瑯琊王德光。 祖羲之,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父煥之,海鹽令。

球息女令。

息男元。

 

4、《謝珫墓誌》所見譜牒格式復原:

 

祖父諱奕,字無奕,使持節都督司豫幽並五州,揚州之淮南、曆淮南、曆陽、廬江、安豐、堂邑五郡諸軍事,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襲壽子。

祖母陳留阮氏,諱容,字元容。

父攸字叔度,散騎侍郎,早亡。

母潁川庾,諱女淑。

長伯寄奴,次伯探遠,並早(亡)。

伯諱淵,字仲度,義興太守,襲封萬。

夫人瑯琊王氏。

叔諱靖,字季度,散侍,太常卿,常樂縣侯

夫人潁川庾。

叔諱豁,字安度,早亡。

次叔諱玄,字幼度,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會稽五郡諸軍事、車騎將軍、會稽內史,康樂縣開國公,諡曰獻武。

前夫人太山羊氏。

後夫人譙國桓氏。

次叔諱康,字超度,出繼從叔衛將軍尚,襲封咸亭侯,早亡。

長姑諱韞,字令薑,適瑯琊王凝之,江州刺史。

次姑道榮,適順陽范少連,太子洗馬。

次姑道粲,適高平郗道胤,散騎侍郎、東安縣開國伯。

次姑道輝,適譙國桓子民,使持節、西中郎將、荊州刺史。

長姊令芬,適同郡袁大子,散騎侍郎。

次姊令和,適太原王萬年,上虞令。

次姊令范,適潁川陳茂先,廣陵郡開國公。

妹令愛,適瑯琊王□之。

弟璵,字景琡,早亡

夫人河東衛氏。

次弟球,字景璋,輔國參軍。

夫人瑯琊王氏。

長子甯,字元真,駙馬都尉、奉朝請。

妻王,即珫第二姊之長女。

次子道休,早夭。

次子奉,字剛真,出繼弟璵。

妻袁,即珫夫人從弟松子永興令之女。

次子雅,字景真

妻同郡殷氏,東陽太字仲文之次女。

次子簡,字德真,妻瑯琊王氏,太尉諮議參軍纘之三女,

女不名。

珫夫人同郡袁氏,諱琬。

夫人祖諱勖,字敬宗,太尉掾。父諱劭,字穎叔,中書侍郎。

琬外祖諱翼,字稚恭,使持節、征西將軍、荊州刺史。

珫本□(襲)[45]次叔玄東興侯,改封豫寧縣開國伯。大宋革命,諸國並皆削除,惟從祖太傅文靖公□廬陵公,降為柴桑侯。

 

5、《謝濤墓誌》所見譜系格式復原:

 

祖瑤,字球度,琅邪……

夫人琅邪王氏。  父頤之,字修年,振威將軍、東海內史。

父璞,字景山,給事黃門郎、散騎常侍、光祿勛。

夫人太原王氏。   父坦之,字文度,持節都督北平府將軍、□□□(徐兖二州)[46]刺史、藍田獻侯。

夫人琅邪王氏。  父靜之,字□壽,司徒左長史、義興太守。祖獻之,字子靜,中書令。

 

6、《王普賢墓誌》所見太原王氏譜牒復原:

 

父肅,魏故侍中、司空、昌國宣簡公。

夫人陳郡謝氏。父莊,侍中,右光祿大夫,憲侯。

 

墓誌所記,應該視為古譜的原始格式,但應當注意是,墓誌所記有的是抄錄或節錄譜牒,有的是全文抄錄。比如《謝球墓誌》中謝奕的官爵是“侍中、使持節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而《謝珫墓誌》則為“使持節都督司豫幽並五州,揚州之淮南、曆淮南、曆陽、廬江、安豐、堂邑五郡諸軍事,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襲壽子。”顯然後者所敘述的的仕履更為準確,更接近譜牒的原貌。再如謝球夫人,《謝珫墓誌》記述為“琅邪王氏”,而《謝球墓誌》則記為“瑯琊王德光。祖羲之,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父煥之,海鹽令。”另外,墓誌所錄譜牒中部分內容,特別是人物稱謂一般經過了改寫,墓誌的記述是以墓主的為中心的,如謝攸,《謝溫墓誌》。《謝珫墓誌》稱“父”。《謝球墓誌》稱“祖”。原始譜牒中當沒有這些稱謂,而直稱名諱。

三《陳國陽夏謝氏譜》復原

就筆者所見,在眾多陳郡謝氏硏究論文中,唯一一篇同時利用《世說人名譜》和新出墓誌資料相互補正的論文是李玉亭先生的《東晉南朝謝氏世系考補》[47],考證甚詳。但該文的主要內容是世系考辨,所收墓誌尚有遺漏,而本文的主旨則在於中古譜牒內容與形式的復原。

在本節中,我們嘗試以《世說人名譜》所載《陳國楊夏謝氏譜》為底本,以輯補充的方式將多方謝氏譜牒的內容按照魏晉通行的譜例格式輯入,其體例如下:

1、《人名譜》原“譜文”用楷體謄錄,點斷大致依楊勇校本,對楊本擅補、擅改底本之處[48]。參照影印本逐一還原。

2、根據墓誌所載譜系以及傳世的《謝氏譜》佚文增補的內容、以及部分訂誤,均以黑體字標示,並逐條註明所據墓誌或傳世文獻。

3、所補墓誌內容,按照《人名譜》譜例有所規範,如墓誌中的“祖某”、“父某”,均以“某子”編次;“妻”通改為“夫人”。

4、按譜例,述及女性,當敘夫人之父的名諱和仕履,出適之女,亦當敘其夫婿的官爵及其父的名諱仕履,墓誌及《謝氏譜》佚所載多有不完整,乃按可考內容補入,所補譜文中名諱仕履,首取《世說人名譜》內其他各譜原文。少量以正史內容補入。

5、墓誌和史傳中無明確世系傳承的的謝氏人物,暫未補入譜中。

 

《陳國陽夏謝氏譜》

 

【一世】

纘,魏故長安典農中郎將[49]生衡。

衡,纘子,國子祭酒。[50]

【二世】

鯤,衡子,字幼輿。以功封咸亭侯,豫章內史[51]四十三卒,贈太常、謚曰康。

    夫人中山劉氏。[52]

[53],衡子,字幼儒,太常卿、吏部尚書。

廣,衡子,字幼臨。[54]

【三世】

尚,鯤子,字仁祖,小字堅石,初為王導掾,襲爵咸亭侯、鎮西將軍。卒年五十,贈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簡。

真石,鯤女。[55]

奕,子,字無奕,晉使持節都督司並五州,揚州之淮南、淮南、曆陽、廬江、安豐、堂邑五郡諸軍事,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襲壽子[56]

夫人陳留阮氏,諱容,字元容。[57]

據,子,子玄通,小字虎子,號中郎,年三十三卒。

夫人太康王幍女,名綏。[58]

安,裒子,字安石,晉尚書左譜射、太保。年六十六卒,謚文靖。

夫人沛国刘氏,父耽,晉陵太守。[59]

萬,子,字萬石,晉豫州刺史、淮南太守、散騎常侍,卒年四十三,以平苻堅有功,封廬陵郡公。

夫人太原王氏,諱荃。  父述,字懷祖,晉尚書令,襲爵藍田侯[60]

石,子,字石奴,晉中軍將軍、尚書令、南康郡公、開府儀同三司。年六十二卒,贈司空,謚曰襄。

夫人諸琅邪葛氏,名文熊。父恢,字道明,中書令。[61]

鐵,子、字鐵石,永嘉太守。

【四世】

康,本奕子字超度出繼從叔衛將軍尚,襲封咸亭侯,早亡[62]

僧要[63],尚女,適潁川庾龢,中領軍。父亮,晉司空。[64]

僧韶,尚女,適殷歆。[65]

寄奴,奕子,早亡。

探遠,奕子早亡。[66]

淵,奕子,字仲度[67],小字末,義興太守,襲封萬[68]

夫人瑯琊王氏[69]

,奕子,字叔度,散騎侍郎,早亡[70]

夫人潁川庾氏,諱女淑。[71]  父翼,車騎將軍、揚州刺史。[72]

[73]奕子字季度,散騎常侍,太常卿,常樂縣侯[74]

夫人潁川庾[75]

豁,奕子字安度,早亡。[76]

玄,奕子,字幼度,小字遏,晉都督徐、兗、青、司、冀、幽、並七州軍事,封康樂公。太元十三年卒,年四十六,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獻武。[77]

前夫人太山羊氏

夫人譙國桓氏。[78]

韞,奕女,字令薑,適瑯琊王凝之,江州刺史。[79]

道榮,奕女,適順陽范少連,太子洗馬。[80]

道粲,奕女,適高平郗恢,字道胤,散騎侍郎、東安縣開國伯。[81]

道輝,奕女,適譙國桓子民,使持節、西中郎將、荊州刺史。[82]父曇,字重熙,中書侍郎,散騎常侍。[83]

朗,據子,子長度,小字胡兒,晉東陽太守。

允,據子,字令度,宣城內史。

瑤,安子,字球度[84]襲爵,琅邪王友,蚤卒。

夫人琅邪王氏。  父頤之,字修年,振威將軍、東海內史。[85]

琰,安子,字瑗度、小子末婢,晉輔國將軍,以功封望蔡縣公、會稽內史,為孫恩所害,贈侍中、司空、謚曰忠肅。

□,安女,適琅邪王珉,字季琰,晉中書令。父洽,字敬和,晉建武將軍,中領軍。[86]

韶,萬子,字穆度,小字封,車騎司馬,三十三卒。

□、萬女,適琅邪王珣,字元琳,晉前將軍、司徒、東亭侯。父洽,字敬和,晉建武將軍,中領軍[87]

汪,石子,嗣爵,蚤卒。

邈,鐵子,字茂度,晉侍中、吳興太守,為孫恩所害。

沖,鐵子,字秀度,晉中書郎,為孫恩所殺,贈散騎常侍。

【五世】

肅,本靖子,出後康。

[88]攸子[89]次叔玄東興侯,改封豫寧縣開國伯。大宋革命,諸國並皆削除,惟從祖太傅文靖公□廬陵公,降為柴桑侯。[90]

夫人同郡袁氏,諱琬。祖諱勖,字敬宗,太尉掾。父諱劭,字穎叔,中書侍郎。外祖諱翼,字稚恭,使持節、征西將軍、荊州刺史。[91]

璵,攸子,字景琡,早亡[92]

夫人河東衛氏,諱□。父諱準,□□□,關內候。[93]

球,攸子,字景璋,輔國參軍[94]

夫人瑯琊王德光。 祖羲之,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父煥之,海鹽令。[95]

令芬,攸女,適同郡袁大子,散騎侍郎。[96]

令和,攸女,適太原王萬年,上虞令。[97]

令范,攸女,適潁川陳茂先,廣陵郡開國公。[98]

令愛,攸女,適瑯琊王,字子敬,晉中書令。[99]父羲之,字義少,晉臨川太守、右將軍、會稽內史。[100]

虔,靖子。

瑍,玄子,秘書郎,蚤卒。

重,朗子,字景重,會稽王,道子驃騎長史。

裕,允子,字景仁,宋武帝尚書左僕射,義熙十二年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純,允子,字景懋,劉毅衛軍長史、南平相。

甝,允子,子景甝 ,司徒右長史。

述,允子,字景先,小字道兒,宋吳興太守、左衛將軍。

該,瑤子,嗣爵,東陽太守。

模,瑤子,光祿勛。

澹,瑤子,字景恆,桓玄太尉,柴桑侯。元熙中為光祿大夫兼太保,持冊禪宋,宋侍中,特進、金紫光祿大夫。

璞,瑤子,字景山,給事黃門郎、散騎常侍光祿勛。[101]

肇,琰子,晉骠骑参军,為孫恩所害,贈散騎常侍。

峻,琰子,晉建昌侯,為孫恩所害,贈散騎侍郎。

混,琰子,晉叔源,小字益壽,襲爵,歷中書令、中領軍、尚書、左僕射,以黨劉毅誅。

思,韶子,一名恩,字景伯,晉黃門郎、武昌太守,四十七卒。

喻復,明慧從兄。

明慧,本沖子,出後汪。

方明,沖子,宋侍中,丹陽尹,會稽內史。

【六世】

靈祐,本虔子,出後肅。

元,球子。[102]殿中曹郎中領祠部、司徒參軍、尚書左丞[103]

璞,球子,字景山,給事黃門郎、散騎常侍、光祿勛。[104]

夫人太原王氏。   父坦之,字文度,持節都督北平府將軍、徐兗二州刺史、藍田獻侯。[105]

令,球女。[106]

靈運,瑍子,小字容兒,襲封康樂公,宋永嘉太守、臨川內史,元嘉十年伏誅,年四十九。

絢,重子,字宣暎,宋文帝鎮長史,蚤卒。

瞻,重子,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宋豫章太守,年三十五卒。

晦,重子,字宣明,宋領軍將軍、散騎常侍、建平郡公。元嘉三年伏誅,年三十七。

夫人曹氏。[107]

,重子,字宣鏡,宋黃門侍郎。

遯,重子。

□,重女,適太原王愔之,父恭,字孝伯,晉前將軍。[108]

恂,裕子,子泰溫,鄱陽太守。

綜,述子,太子舍人,與范曄謀反,伏誅。

約,述子,亦以范曄伏誅。

緯,述子,尚宋文帝長城公主,正員郎。

承伯,本模子,出後該,有罪,國除。

曜,思子,小字阿多,御史中丞。

弘微,思子,繼從叔峻,名密,避所繼諱,以字行。宋中庶子、侍中、建昌縣侯,元嘉十年卒,年四十二,贈太常。

暠,喻復子,出後明慧,宋受禪,國除。

甯,珫子,字元真,駙馬都尉、奉朝請[109]

夫人,即珫第二姊之長女。[110]

道休,珫子,早夭。[111]

奉,珫子,字剛真,出繼弟璵[112]

夫人,即珫夫人從弟松子永興令之女。[113]

雅,珫子,字景真[114]

夫人同郡殷氏,東陽太字仲文之次女。[115]

簡,珫子,字德真[116]

夫人瑯琊王氏,太尉諮議參軍纘之三女[117]

□,珫女。[118]

溫,子,字長仁。[119]

    夫人琅邪王氏,父讳简之,散骑郎。祖凝之,左将军、会稽内史。[120]

□,女,適太原溫楷之。[121]

濤,璞子,散騎常侍。[122]

夫人瑯琊王氏  父靜之,字□壽,司徒左長史,義興太守。祖獻之,字子敬,中書令。[123]

惠連,方明子,宋彭城王義康法曹參軍。年三十七,卒。

惠宣,方明子,臨川太守。

【七世】

鳳,靈運子,隨靈運徙岭南,蚤卒。

世基,絢子。

紹,贍子。

世休,晦子。

□,晦女,適彭城王義康。

□,晦女,適新野侯義寶。[124]

世平,皭子。

稚,恂子,字孺子[125],宋西陽太守。

朓,緯子,字玄暉,齊中書郎、東海太守、尚書吏部郎,下獄死,年三十六。

莊,弘微子,字希逸,宋中書令、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卒,謚憲子。

□,惠宣女適琅邪王道琰,庐陵内史。[126]父僧達,宋中書令、黃門郎。[127]

【八世】

超宗,鳳子,齊竟陵王征北咨議。

璟,孺子子,梁左戶尚書,侍中。

謨,脁子,梁新安令、王府咨議。

尚梁武帝二女永世公主。

颺,莊子,宋晉平太守,贈金紫光祿大夫。

朏,莊子,字敬仲沖,齊侍中,司徒、尚書令、中書監,謚曰靖。

顥,莊子,字仁悠,宋豫章太守、竟陵王友、吏部北中郎長史。

嵸,莊子。

瀹,莊子,字義潔,齊太子詹事,永泰元年卒,贈金紫廣祿大夫,謚簡子。

□,莊女,適太原王肅,魏故侍中司空昌國宣簡公。父奐,齊故尚書左僕射、使持節鎮北大將軍、雍州刺史。[128]

【九世】

才卿,超宗子。

幾卿,超宗子,梁左光祿大夫。

微,璟子,南蘭陵太守。

梵境,颺女,宋順帝皇后。順帝禪位,降為汝陰王妃。[129]

篹,朏子,晉安太守。[130]

諼,朏子,司徒左長史。

譓,朏子,右光祿大夫。

瀹子,字景滌,梁吳興太守,贈中書令。

舉,瀹子,字言揚,梁尚書令、太清二年卒,贈侍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世】

藻,才卿子。

哲,譓子,字穎豫,梁廣陵太守,陳吏部尚書。卒,謚康子。

僑,覽子,一云父玄大。梁侍中,字國美,太清元年卒。

札,覽子,一云父玄大。梁侍中,字世高,湘東王咨議。

禧,舉子。[131]

    夫人梁長樂公主。父宏,字宣達臨川靖惠王。[132]

嘏,舉子,梁侍中,中書令、都官尚書。卒,謚光子。

經,安七世孫,北中郎咨議參軍。

【十一世】

,僑子。

儼,嘏子,侍中,御史中丞、太常卿。

伷,嘏子,尚書僕射。

藺,經子,字希如,梁散騎常侍,見《孝義傳》。

【十二世】

貞,藺子,字元正,陳丹陽丞,父子並見《孝義傳》。

 

不計姻親中的父輩,新譜輯補出謝氏人物近60餘條,校正原譜謬誤多條,補入譜文超出原譜的二分之一,且在形式上更接近譜牒的原始格式。當然,這個輯補而成《陳國陽夏謝氏譜》只是個嘗試性的“百納本”,欲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而有待更多出土資料的發掘和整理。以墓志補古譜,或與通行的輯佚與校刊通例不符,本文用意僅在藉此部分地恢復六朝古譜的形式與內容,用以探究中古譜牒原始風貌。

 

附識:1986年在北大歷史系就讀時,曾選修田餘慶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課,其中“桓溫先世的推測”一堂印象至深,先生以《世說人名譜》中桓氏六世闕載為線索,闡幽發微,層層推进,使我辈如探案般身臨其境,深切感受到史学研究的独特魅力。今謹以《世說人名譜》所載《陳郡陽夏謝氏譜》輯補為題,以恭賀先生九十華誕。

 

 

(刊《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中华书局,20142月)



[1]马雍:《略谈有关高昌的几件新出土文书》,《考古》1972年第4期;王素:《吐鲁番出土〈某氏族谱〉新探》,《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

[2]《西北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後收入陳直《文史考古論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0月,218頁。

[3] 陳爽:《出土墓誌所見中古譜牒探跡》,《中國史硏究》2013年第4期。

[4] 《世說新語·簡傲》:謝萬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時阮思曠在坐曰:“新出門戶,篤而無禮。”,見《世說新語校箋》,692頁。

[5] 關於陳郡謝氏的興起過程,詳參田餘慶:《陳郡謝氏與淝水之戰》,《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97-252頁。

[6]《南北史表》卷一,《叢書集成》據史學叢書本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3822138頁。

[7] 《隋書》,中華書局,1974年,989頁。

[8] 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784-1頁。

[9] 《續文獻通考》,12701頁。

[10]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4頁。

[11] 《世說新語校箋》,136頁。

[12] 《世說新語校箋》,206頁。“太康王韜”,楊校本徑改為“太原王韜”,今不改。

[13] 《世說新語校箋》,285頁。

[14] 《世說新語校箋》,339頁。

[15] 《世說新語校箋》,466頁。

[16] 《世說新語校箋》,692頁。

[17] 《世說新語校箋》,756頁。

[18] 《世說人名譜·陳國陽夏謝氏譜》“別族”,云:“謝太傅同時有謝奉者,會嵇人也,字弘道,謝氏譜云祖端、父奉弟聘字立遠,侍中,廷衛卿,非陽夏族也。”詳參下文。

[19] 《南北史表》卷一,《叢書集成》據史學叢書本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3822130頁。

[20] 王伊同:《五朝門第(附高門權門世系婚姻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1] 陳直:《摹廬叢著七種》,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第538頁。

[22]葉妙娜:《東晉南朝僑姓世族之婚媾——陳郡謝氏個案研究》,《歷史研究》,1986年第3期;葉妙娜:東晉南朝僑姓高門之仕宦——陳郡謝氏個案研究》,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朱智武:《從墓誌地名看東晉南朝陳郡謝氏之浮沉——南京出土6方謝氏墓誌所載地名匯釋》,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周昌梅:《六朝陳郡謝氏世系、郡望及遷居考論》,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有關陳郡謝氏個案研究論文為數眾多,茲不一一列舉。

[23]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16頁。

[24] “二十六族”,影印宋版實際列舉數目為“三十六族”,其後《琅邪臨沂王氏譜》下注亦云“二十六家”,則“三”當為“二”之訛,據改。

[25] 《世說新語校箋》第4冊第5頁。

[26] 參陳直:《南北朝譜牒形式的發現和索隱》。

[27]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2884頁。

[28] 詳參潘建國:《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本〈世说新语〉考辨》,《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第1期。

[29]具體殘缺內容為:《人名譜》“無譜者二十六族”之最後兩族“滿、蕭”及“又僧十九人”,《書名》一卷全部。

[30] 《南史》,1845頁。

[31] 詳參筆者《出土墓誌所見中古譜牒探跡》一文。

[32] 《罗雪堂先生全集》七编。

[33]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以下簡稱《拓本》。

[34]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以下簡稱《校注》。

[35]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3輯,30頁。

[36]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以下簡稱《匯編》。

[37] “太原晉陽□濛”當為“太原晉陽王濛”。據《晉書》卷九十三《外戚傳》:“王濛,字仲祖,哀靖皇后父也”(2128頁);《晉書》卷三十二《后妃傳》:哀靖王皇后諱穆之,太原晉陽人也。司徒左長史濛之女也。(978頁)

[38] 羅宗真:《從考古資料看六朝謝氏家族的興衰》,《東南文化》1997年第4期。

[39] 《晉書》2077頁。

[40] 關內侯,《疏證》釋為“關內侯”。《校注》釋為“開國公”。

[41] “凝之”上闕一字,《疏證》錄文脫,致文不可解,此從《校注》補,所闕字當為“祖”字。

[42] 《叢書集成初編》據《知不足齋叢書》影印本,商務印書館,1936年,62頁。

[43] 《晉書》卷八十《王獻之傳》:“無子,以兄子靜之嗣,位至義興太守。”(2106頁)《世說人名譜》載《琅邪臨沂王氏譜》:“靖之,獻之子,宋司徒左長史。本獻之兄子。”則墓誌王靖之仕履中所缺一字當為“左”字。

[44] 陳長安主編:《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洛陽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45] 墓誌此處闕字當釋為“襲”。

[46] 原刻此處殘缺數字(《古刻叢鈔》錄文為殘三空字,檢《晉書》卷七十五《王坦之傳》:“溫薨,坦之與謝安共輔幼主,遷中書令,領丹楊尹。俄授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鎮廣陵。”(1967頁),按王坦之為刺史,謹此一見,故闕文當為“徐兗二州”。

 

[47]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48] 如一世謝讚仕履,原文為“典農中郞將”,楊本擅補為“晉典弄中郞將”,以“魏”為“晉”,致誤。

[49] 謝讚條,《世說人名譜》原作“典農中郎將”,據《謝府君神道碑》補。

[50] 《世說人名譜》將謝讃、謝衡父子均列為一世,周嘉猷《南北史表》、陳直《南北朝王謝元氏世系表》,均改謝衡為二世,此後各世依次遞推。今不改,以存古譜原貌。“纘”,《人名譜》原做“瓚”,當為“纘”之訛,径改。

[51] “豫章太守”,《晉書》、《世說人名譜》均作“豫章太守”,進據《謝鯤墓誌》作“豫章內史”。

[52] “中山劉氏”條,據《謝鯤墓誌》補。

[53] “謝裒”,《世說人名譜》、《晉書》均作“裒”。《謝鯤墓誌》作“裦”,據改。

[54] “謝廣”條,據《謝鯤墓誌》補。

[55] “謝真石”條,據《謝鯤墓誌》補。

[56] 謝奕歷官,《世說人名譜》作“晉安西將軍、豫州刺史,贈安西將軍”,今據《謝珫墓誌》補。

[57] “阮容”條,據《謝珫墓誌》補。“夫人”,墓誌原文作“祖母”,依譜例還原。

[58] “王綏”條,據《世說新語·文學篇》補,原文為“朗父據,取太康王韜女,名綏。”

[59] “沛國劉氏”條,據《世說新語·德行篇》注引《謝氏譜》:“安娶沛國劉耽女。”劉耽歷官,據《晉書》卷七十五《劉惔傳》:“父耽,晉陵太守,亦知名”。(1990頁)

[60] “王荃”條,據《世說新語·簡傲篇》注引《謝氏譜》補,原文為“萬取太原王述女,名荃。”王述仕履,據《世說人名譜·太原晉陽王氏譜》補,原文為:“述,承子,晉尚書令,襲藍田侯,年六十六,太和三年卒,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謚曰穆,避帝諱,改曰簡。”

[61] “諸葛文熊”條,據《世說新語·方正篇》注引《謝氏譜》補,原文為“裒子石,娶恢小女,名文熊。”,諸葛恢歷官,據《世說人名譜》載《無譜者二十六族》補,原文為“諸葛靚字仲思,子恢,字道明,中書令。”

[62] 謝康條,《世說人名譜》原作“康,本奕子,出後尚,蚤卒”,置於“謝淵”條上。今據《謝珫墓誌》補,且據墓誌人物排序及譜例,移至謝玄條下。

[63] “僧要”條,據《世說新語·輕詆篇》注引《謝氏譜》補。原文為:“尚長女僧要適庾龢。”

[64] 庾龢、庾亮歷官,據《世說人名譜》載《潁川鄢陵庾氏譜》補,原文為“龢,亮子,小字道季,晉中領軍。”“亮,琛子,字元規,晉司空、贈太尉,謚文康”。按佚文中原不及庾亮,按譜牒通行格式,此處當述庾龢父,據補。

[65] “僧要”、“僧韶”兩條,據《世說新語·輕詆篇》注引《謝氏譜》補。原文為:“次女僧韶適殷歆。”

[66] “寄奴”、“探遠”兩條,據《謝珫墓誌》補,原文作“(珫)長伯寄奴、次伯探遠,並早(亡)”。

[67] “仲度”,《世說人名譜》作“叔度”,《謝珫墓誌》,《謝溫墓誌》均作“仲度”,據正。

[68] “襲封萬”,據《謝珫墓誌》補。

[69] “琅邪王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70] “謝攸”條,據《謝珫墓誌》補。

[71] “庾女淑”條,據《謝溫墓誌》補。《謝溫墓誌》作“潁川庾氏”,謝珫墓誌作“潁川”,脫“庾氏”二字。

[72] “庾翼”條,據《謝溫墓誌》、《謝球墓誌》補。

[73] “靖”,《晉書·謝尚傳》做“靜”,《世說人名譜》、《謝珫墓誌》均作靖。

[74] “謝靖”條,《世說人名譜》原作“奕子,太常”,據《謝珫墓誌》補。

[75] “潁川庾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76] “謝豁”條,據《謝珫墓誌》補。

[77] 《謝珫墓誌》作“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會稽五郡諸軍事、車騎將軍、會稽內史,康樂縣開國公,諡曰獻武。”

[78] 謝玄先後夫人兩條,據《謝珫墓誌》補。

[79] “謝道韞”條,據《謝珫墓誌》補。

[80] “謝道榮”條,據《謝珫墓誌》補。

[81] “謝道粲”條,據《謝珫墓誌》補。郗恢之字,據《世說人名譜》所載《高平金鄉郗氏譜》補,原文為:“恢,曇子,字道胤,小字阿乞,襲爵。徵虜將軍,秦州刺史、贈鎮東將軍。”

[82] “謝道輝”條,《謝珫墓誌》補。

[83] “郗曇”,據《世說人名譜》載《高平金鄉郗氏譜》補,原文為:“曇,鑑子,字重熙,或云仲希,中書侍郎、散騎常侍,賜爵東安伯,卒年四十二,追贈北中郎將,謚曰簡。”按郗曇字,《世說新語·賢緣篇》25.

[84] “字球度”,《謝濤墓誌》補,謝球官爵,墓誌“(琅邪(缺十餘字)”。

[85] “王頤之”條,據《謝球墓誌》補。

[86] 謝萬女,據《晉書》補。《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王)珣弟珉娶安女”(2077頁)王珉、王洽仕履,據《世說人名譜》引《琅邪臨沂王氏譜》補。

[87]謝安女,據《晉書》補。《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王)珣弟珉娶安女”(2077頁)王珣、王洽仕履,據《世說人名譜》引《琅邪臨沂王氏譜》補。

[88] “謝珫”,《世說人名譜》、《晉書》卷七十九《謝玄傳》均作“謝玩”,據《謝珫墓誌》改。

[89] “謝珫(玩),《世說人名譜》作”靖子,據《謝珫墓誌》改。

[90] 謝珫歷官,《世說人名譜》作“豫章伯”,據《謝珫墓誌》補。

[91] “袁琬”條,據《謝珫墓誌》補。

[92] “謝璵”條,據《謝珫墓誌》補。

[93] “河東衛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94] “謝球”條,據《謝球墓誌》、《謝珫墓誌》補。

[95] “王德光”條,據《謝球墓誌》補。

[96] “謝令芬”條,據《謝珫墓誌》補。

[97] “謝令和”條,據《謝珫墓誌》補。

[98] “謝令范”條,據《謝珫墓誌》補。

[99] “謝令愛”條,據《謝珫墓誌》補。

[100] “王羲之”條,據《世說人名譜》載《琅邪臨沂王氏譜》補。

[101] 謝璞歷官據《謝濤墓誌》補。

[102] “謝元”條,據《謝球墓誌》補。

[103] 謝元歷官據《宋書》卷十七《禮志》(463頁)、《宋書》卷四十二《王弘傳》(1319頁)、《宋書》卷九十三《隱逸·雷次宗傳》(2294頁)、《宋書》卷六十四《何承天、謝元傳》(1710頁)補。

[104] “謝璞”條,據《謝濤墓誌》補。

[105] “太元王氏”條,據《謝濤墓誌》補。

[106] “謝令”條,據《謝球墓誌》補。

[107] “曹氏”條,據《宋書》補。《宋書》卷《謝晦傳》:“(晦)遣妻曹及長子世休送女還京邑。”(1349頁)

[108]“謝重女”條,據《世說新語·言語篇》注引《謝氏譜》補,原文為:“重女月鏡,適王恭子愔之。”王恭仕履據《世說人名譜》所載《太陽晉陽王氏譜》補,原文為:“恭,蘊子,字孝伯,小字寧,晉前將軍贈侍中,太保,謚曰中簡。”

[109] “謝寧”條,據《謝珫墓誌》補。

[110] “王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111] “謝道休”條,據《謝珫墓誌》補。

[112] “謝奉”條,據《謝珫墓誌》補。

[113] “袁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114] “謝雅”條,據《謝珫墓誌》補。

[115] “殷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116] “謝簡”條,據《謝珫墓誌》補。

[117] “瑯琊王氏”條,據《謝珫墓誌》補。

[118] 謝珫女條,據《謝珫墓誌》補。

[119] “謝溫”條,據《謝溫墓誌》補。

[120] “瑯琊王氏”條,據《謝溫墓誌》補。

[121] 謝璵闕名女,據《謝溫墓誌》補。

[122] “謝濤”條,據《謝濤墓誌》補。

[123] “瑯琊王氏”條,據《謝濤墓誌》補。

[124] 謝晦二女兩條,據《宋書》補。《宋書》卷四十四《謝晦傳》:“二女當配彭城王義康、新野侯義賓。”

[125] “謝稚”條,《世說人名譜》原作“孺子,恂子”據《宋書》改。《宋書》卷五十二《謝景仁傳》:“恂子稚,善吹笙,官至西陽太守。”《南史》避唐高宗小名而改稱其字。

[126] 謝惠宣女,據《南齊書》補。《南齊書》卷四十七《王融傳》:“父道琰,廬陵內史。母臨川太守謝惠宣女。“(817頁)

[127] 王僧達仕履據《世說人名譜》載《琅邪臨沂王氏譜》補。

[128] 謝莊女闕名女,據《王普賢墓誌》補。

[129] 謝颺女闕名女,據《南史》補。《南史》卷十一《宋順謝皇后傳》:順謝皇后諱梵境,陳郡陽夏人。右光祿大夫莊之孫也。父颺,車騎功曹。昇明二年,立 為皇后。順帝禪位,降為汝陰王妃。(327頁)

[130] “謝篹”條,據《梁書》補。《梁書》卷四十四《謝朏傳》“次子篹,頗有文才,仕至晉安太守,卒官。”(264頁)

[131] “謝禧”條,據《梁書》補。《梁書》卷三十七《謝舉傳》:“二子禧、嘏,並少知名”(531頁)

[132] “長樂公主”條,據《南史》補。《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上》:“正德妹长乐主适陈郡谢禧”(12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