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间文书(全10册)
书号:ISBN978-7-307-11619-1
版次:1-1
页数:4840
千字数:5885
开本:8
装帧方式:平装
作者:张建民 主编
责任编辑:陈帆、黄金涛、胡程立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01
印刷时间:2018-12-01
本书系统地整理、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湖北境内反映基层社会经济生活的原始民间契约文书,内容涉及土地买卖、房屋基地买卖、土地及房产质当、土地租佃、水利灌溉、赋税与徭役征发、商贸往来、公私借贷、家庭财产继承分割等,共计4000余件,时间跨度约280年。《湖北民间文书》将原件影印、定名、归户后予以展现,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张建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武汉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民间文献保藏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经济史,民间文书与地域社会。
亮点
1.时间跨度:约二百八十年;数量:四千余份
2.原件影印,展现文书原貌,是研究的手资料
3.附有清代、民国年间湖北省舆图、湖北省六县舆图
4.当时各种官印可见于影印的文书之中
价值
1.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手资料,作为民间社会的私家档案和法律文件,反映中国乡村社会与文化的实态。
2.具有供史学、法学、文献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利用的文献价值。
3.是对湖北民间文书的挖掘与保护,对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湖北民间文书》(全十册)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建民教授主编。张建民教授与其项目组成员为搜集、整理湖北民间文书,历经二十余载,足迹遍及湖北数十州县。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山区开发与发展的历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地方宗教文献与明清汉传佛教世俗化研究”研究成果。收录包括契约文书在内的各种文书四千余份。时间跨度约二百八十年,就朝代言之,清代契约文书二千四百八十余件,民国年间契约文书一千四百二十余件。另有少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书。
《湖北民间文书》将原件影印、定名、归户后予以展现,是一种民间档案的遗存,真实性是该书首先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同时,它是一种历史实态的直接写照,这种直接写照是作为一种原始事件、事态的直接和初的反映。
刘伯山在《国学研究的两个薄弱点》(载《光明日报》2016年2月4日第14版)一文中谈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它们两者之间如何实现一体化,这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只有对中国乡村社会本身在各个历史时期存在与发展的真实情况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了,我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才会落到实处,保证我们的文化归位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本身。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资料也不应于纸质、绢质等文献资料,还要包括更多,如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碑资料、风俗民情、传统村落和街区的综合文化等。其中民间和地方文书档案资料显得更为重要。文书档案是人们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及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民间文书档案及各种乡土文化遗产都根植于乡村民间,直接反映了中国乡村社会与文化的实态。
契约文书是民间社会的私家档案和法律文件,是私文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我国存在与流行达数千年。它所记载的内容均为民间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人身关系等个案事实,直接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在基层社会的运作,可补政书、典章、史志和其他公私文献缺阙。
《湖北民间文书》主编张建民教授在该书前言中也简略谈到,该书所收湖北契约文书,区域特点可书者颇多。透过文书,可见大一统朝廷之下的制度、政令,在地方实施之多种状态。若论及民间习惯层面,则更是样态纷繁。即使本省之内,或同府之不同州县,甚至同一州县之内,相互之间亦不无异同。诸种并行不悖的参差现象所蕴含的中央与地方、制度与习俗、官法与民便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和合与包容特征。
该书为方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湖北当时民间之真实情况,附有清代、民国年间湖北省舆图、湖北省六县舆图。
《湖北民间文书》“化私为公,让故纸化身千百,永世流传”,由此可窥见民间的历史记忆,具有供史学、法学、文献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利用的文献价值,是对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思想重要论述的学习与思考,也是对湖北民间文书的挖掘与保护,同时对促进湖北社会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