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专门史>>中外关系史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远迩相安 共享太平——古代对外交往的宗旨

发布日期:2021-12-10 原文刊于:《历史评论》2021年第2期
刘祥学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自古以来,我们在开展对外交往、推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时,始终秉承和平、和睦的理念。


 

“四夷来朝”是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者发展对外交往的政治理想。《尚书·大禹谟》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天子躬行勤政,可使“四夷”归服,而周边部族及诸国遣使朝贡,可以彰显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体现王朝强盛的气象。故凡王朝新立,都十分重视发展对外交往,制定优待“四夷”使臣的朝聘礼仪,举行一系列欢迎仪式,此即“四夷来朝,作乐宴之,则远者说怿”。明初“四夷”贡使来朝,即奏唱舞曲“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仰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庭,朝仁圣”,仪礼庄严而隆重。


清代《职贡图》局部。乾隆时期宫廷画师谢遂所绘,反映了我国境内少数民族、周边政权及国家、域外各国的风俗人情  台北“故宫博物院”/ 供图


自秦以降,历代统治者均高度重视发展对外交往,并形成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随着地理视野的扩大,对外交往的距离由近及远,从西太平洋地区拓展到印度洋地区。交往的对象——“四夷”,由最初的王朝域内边疆部族,扩展到王朝周边的政权,再到更远的域外地区。故“四夷”的含义不断丰富,由最初的“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至明清时已包含越来越多的域外国家。明代郑晓《皇明四夷考》记载了安南、兀良哈、朝鲜、琉球、三佛齐、日本、真腊、苏门答剌、古里、满剌加、苏禄、撒马儿罕、天方、彭亨、吕宋、沙哈鲁等。清代《职贡图》列有朝鲜、琉球、安南、英吉利、法兰西、荷兰、俄罗斯等。二是对外交往主要沿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分别从西域、东南亚地区向西延伸。随着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东移,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主要路线。三是在官方发展对外交往的同时,始终存在着民间对外交往,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内容。汉代张骞通西域,唐代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明代郑和下西洋,都是中国主动发展对外交往的典型代表。


 

考察数千年的历史,不难看出,和平始终是中国古代发展对外交往的主流。得出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第一,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诸子百家中,墨家明确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无敌”,倡导“和为贵”;道家则强调“不以兵强天下”“顺天任德,敌人自服”。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历代王朝在发展对外交往中,始终注重把“德”作为主要的价值理念。虽然“四夷来朝”是历代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并形成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的主张,但在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吸引“四夷”来朝的,并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通过“德化外交”形成的文化吸引力。德化外交即“修文德以柔远人”,对周边部族与诸国宣称“修睦四邻”“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怀远以德”“修睦四邻”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古代中国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任何朝代,不论国力多么强盛,都十分重视这些基本原则,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声称,“自古人君之得天下,不在地之大小,而在德之修否”。


 

第二,古代中国发展对外交往,主要推行“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厚往薄来”源自先秦天子与诸侯交往时采取的“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此后,历代中央王朝将“厚往薄来”理念推广至与周边部族、诸国的交往中,并长期作为维持朝贡体系的基础。在朝贡体系下,中央王朝通过册封、互市、赠予、赏赐等形式,与朝贡国建立较为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由此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


 

值得注意的是,朝贡体系之内,各国自由决定是否与中国往来、是否向中国进贡。对中国而言,建立朝贡体系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相反是周边政权及国家通过向中国朝贡,既得到丰厚的赏赐,又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带动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如在15世纪,东南亚各国通过向明朝进贡,依托中国的广阔市场,推动了当地香料的生产和销售,甚至连不生产香料的琉球,也购买东南亚各国的香料作为贡物,向明朝朝贡,以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三,从古及今,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时,从不侵占他国土地、奴役他国人民,不以军事力量相征伐,即所谓“不利其土地,不劳其人民,厚往薄来,羁縻而已”。正因如此,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主动与中国交往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外使臣往来日益频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坚定推行“怀柔远人”政策,周边诸国“思汉威德,咸乐内属”,西汉出现了“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气象。在唐代,大食向唐朝派遣使节40余次;日本连续13次派出遣唐使,学习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传播佛教文化,堪称中外和平文化交流的典范。


图为《皇明祖训》所载“不征之国” 资料图片


明朝初期军力强盛,但朱元璋反复宣称“仿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惟欲中外人民咸乐其所”,对各国一律平等相待,和平相处。又称“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故中国尊安,四方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明确表示明朝“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他还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强调“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更是宣示和平的远洋航行。它给今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东北海岸等地带去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传播了中国文化,有力推动了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商贸往来。郑和船队停留过的马六甲等地,已发展成著名港口,郑和被奉为和平使者,深受当地人民爱戴。此后,东南亚诸国来华使者不断增多。山东德州至今还保存着一座苏禄王墓,南京雨花台也保存着一座文莱国王墓,这些都是明朝与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此外,明清不断发展的中外民间经贸交流,也是双方和平往来、互利共赢的结果,在此期间,辣椒、番薯、玉米、烟草等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纵观中国历史,对外使用武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反击外来的侵略。如明万历年间,派兵击退缅甸对云南的侵略;清康熙皇帝派兵反击沙俄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取得了雅克萨战役的胜利;乾隆皇帝派兵反击廓尔喀军对西藏地区的侵略,以维护领土完整。而且在取得胜利之后,中国也只是固守边疆而已,并不强迫对方割让土地。二是基于宗主国的身份,为周边政权主持公道而出兵征讨。如明成祖时南征安南,最初是为越南的陈朝主持公道,打击胡朝篡权。三是应邻国之请,出兵帮助抵御外来侵略。如明万历皇帝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派兵援朝,以抵御日本丰臣秀吉的侵略,并在取得胜利后旋即撤兵回国,未占领朝鲜一寸土地。四是打击海盗,维护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如郑和下西洋时,在旧港发兵擒杀了海盗陈祖义。


 

综观秦汉以来的对外交往,和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和平观念深植于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西方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不论是在社会现实中,还是在文化根源上,都找不到任何凭据。